群氓理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4:15:03
详细说明是么是 群氓理论

民粹派当年的“英雄驾驭群氓”的著名理论就是典型,这种理论主张英雄创造历史、英雄
主持正义,而人民则是无关紧要的“背景”和无知或只知“模仿”的群氓。

当然,从民粹派主张中更能找到无数尊崇“人民”、强调“民主”的词句。那么这些
话与上面所引的那些精英主义、权威主义言论如何统一呢?是否其中有一方为主而另一方
为次、一方为真话而另一方只是说说而已?

显然不是,实际上与其说民粹派是平民主义者或精英主义者,不如说他们首先是整体
主义者,与其说他们和平民主义或精英主义构成对立,不如说他们首先与各种“个体主义
”构成对立。而他们的平民倾向与精英倾向,“民主”倾向与专制倾向,正是在这一点上
得到统一的。

民粹主义者崇拜“人民”这不假,但他们崇拜的是作为一个抽象整体的“人民”,而
对组成“人民”的一个个具体的“人”却持一种极为蔑视的态度,无论这个“人”是劳动
者即所谓“平民”,还是知识分子即所谓“精英”。民粹主义中最缺乏的就是公民个人尊
严与个人基本权利的观念。在民粹派看来,一个个的“人”只是作为整体的“人民”的工
具,前者在后者面前微不足道,只要后者的“利益”需要,就应当毫不犹豫地拿前者作牺
牲,而不必考虑他的意志。俄国民粹派崇尚农奴制时代的传统农村公社(米尔),主张“
在米尔的集体中消解自我”,就是基于这种整体主义观念。

民粹主义者崇拜“人民”,尤其崇拜当时占俄国人口大多数而且生活在米尔公社中的农民。他们因此常被认为具有重农主义倾向、轻视城市工人等等。然而这种“重农”与崇尚自由经济的法国重农学派截然相反,民粹派所崇拜的农民只是农村公社精神的化身,而对于现实中个体农民摆脱米尔束缚的要求十分敌视。在民粹派著作中,这些独立农民被骂为“守财奴”(即кулак,这个词后来被汉译为“富农”,其实它最初只是俄语中一个骂人的词,既无“富”也无“农”的词义)。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俄国民粹派一方面极言知识分子的虚伪、委琐于农民朴实、崇高,甚至提出“知识分子应当拜倒在农民脚下”,但另一方面又强调要束缚农民,据说农民一旦“脱离土地,忘记‘务农’,那么俄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