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辆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23:48:20
一辆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辆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如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函数关系。
1.请解释图中点B的实际意义
2.求慢车和快车的平均速度,
3.求线段BC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写出X的取值范围,
4.若第2辆快车也从甲地出发驶往乙地,速度与第一辆快车相同,在第一辆快车与慢车相遇30分钟后,第2辆快车与慢车相遇,求第2辆快车比第一辆快车晚出发多少小时?

1)B表示两车相遇的时间
2)求不出,条件不够

1 B点代表两车相遇
2 慢车和快车一开始相向而行,经过四小时相遇,二车速度和为
900/4=225Km/h
而慢车行为全程所需要的时间为12小时,慢车的速度为
900/12=75Km/h(这么快还慢车啊,承德到北京的车50多公里,郁闷。。。)
故快车的速度为225-75=150Km/h
3 斜率为225Km/h,与横轴交点为4,故
y=225(x-4)
在B点,快车已经行走150*4=600Km,再有300/150=2小时快车将到达乙地,时 即C点,故4<=x<=6
4 30分钟后慢车走了75*(4+0.5)=337.5Km
则第二辆快车走了(900-337.5)/150=562.5/150=3.75小时
此时慢车走了4.5小时
第二辆快车比慢车少走了0.75小时,也即晚出发了0.75小时,为45分钟。

解:①由A点坐标为(0,900)可知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900km;
②由B点坐标为(4,0),可知两车出发4小时后相遇;
③慢车速度为
900
12
=75(km/h),快车速度为
900
4
-
900
12
=150(km/h);
④设线段BC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将点B(4,0)和C点(6,450)代入得:
0=4k+b;450=6k+b.求得:k=225,b=-900.
故线段BC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y=225x-900(4≤x≤6).

1. B点代表两者距离为0(该点Y为0),即相遇了。
2. 二者平均速度=1/2*(总路程/相遇时间),即1/2*(900/4)=112.5km/h
3. C点的意义为快车已经到站,根据从C点开始斜率变小可以判定。由于AB与BC 段两车均在跑,故斜率相同,为两者速度之和:225km/h.又知道B这一点,所以可得:Y=225X

一辆大轿车与一辆小轿车都从甲地驶往乙地.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 一辆卡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有甲地驶往乙地,1小时后一辆摩托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去追卡车,? 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要10小时,一辆货车从乙地开往甲地要8小时。 一列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前3小时行了全程的2/5,这时离乙地还有33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甲乙两地相距480千米,一辆 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 六年级数学问题-----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 一辆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出发三小时后,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后立即返回甲地,往返共用了20小时,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汽车先以10米/秒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开了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