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问题,请高手指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5:01:54
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型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个体,在一次排卵时发现该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在形成该卵细胞时随之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为(Ab、aB、aB)『这个怎么做啊?还有,为什么一些题总要说明两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非同源说明A和B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这样后代的基因才会出现多种组合方式,许多题就是想考察你基因分配组合的能力,所以经常是非同源。如果是同源,那么题就很简单,A和B在同一染色体上,是不会变的,除非一些特殊因素。本题中题目已经说明产生了Ab这个卵细胞,因为是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出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所以它俩的基因是一样的。一个次级卵母基因是AbAb,另一个必是aBaB(因为题中说了此生物基因是AaBb),所以另一个次级卵母分裂产生两个极体,都是aB。希望你能看懂理解,并采纳。

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有一个极体与卵细胞是由同一个次级卵目细胞通过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它们的基因相同。另外两个极体是由第一极体分裂来的,它们的基因也相同。

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才能自由组合。

这道题在题干中说明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也就是说Aa,Bb,遵循基因基因重组定律,在此题中说形成了卵细胞,也就是说发生了减数分裂,
首先在减数分裂间期进行基因复制,所以卵母细胞中基因复制变为AAaaBBb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那么第一次减数分裂里的基因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基因A和a分离,B和b分离,此时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为AAbb,极体基因为AAbb、aaBB,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着丝点断裂,形成卵细胞的基因为Ab,形成该卵细胞时随之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为Ab、aB、aB,注意复习减数分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