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 刘禹锡在这里为什么特别强调调素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2 14:20:55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素琴指不加装饰的琴,表现作者高洁、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素琴指不加装饰的琴,表现作者兴趣高雅爱好广泛.

紧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从"日常生活”这一方面来突出表现出自己日常生活中高雅的情趣。

安贫乐道,淡泊名利

一琴一鹤
这则成语故事听说过么?
建议你先去了解下这个成语故事,一切自然明了。

平时喜欢读读古文观止,前日独到初中二年级时学的刘禹锡《陋室铭》,也有人认为这篇文章非刘禹锡所作。读到“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一句,看到本书编者把“素琴”解释为“不加雕饰的琴”,我起初深不为然,甚至还责怪本书编者。因为我对陶渊明的那个典故还是比较熟悉的。而且古人的诗文中提及“素琴”二字的极多。如李白《戏赠郑溧阳》诗:“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晋书·陶潜传》中:“(潜)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徵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梁萧统《陶渊明传》:“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就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说陶渊明一点也解音律,固然有点夸张,但我们据此可以知道,陶渊明有一张没有弦的琴,常抚弄来寄意。因为我了解这个典故,故认为编者应该是解错了。于是这几天就开始搜证据,搜着搜着我觉得吧,就像世界的多样性一样,好多东西是不好下定论的。就拿这个例子来说吧,如果“素琴”为无弦琴,作者又何必调之呢?何况后面还有个“阅金经”呢?说明在这里这“素琴”应该是有弦的。我所理解的“调”,就像今人弹吉他之前,先要调一下音,看看是否符合音准。据说对琴进行装饰是明清始。由于资源有限,我没有找到相关的书去查。如果从这一角度来理解的话,“素琴”应作“不加雕饰的琴”解。

http://hi.baidu.com/%D2%BB%C3%CE%CF%AA%D4%C2/blog/item/23a0c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