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歌曲大小与其播放时间有直接关系吗?相对wma格式,mp3为甚麽占内存要大,wma格式要优于mp3格式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8:15:59

第一个问题:mp3歌曲大小与其播放时间有直接关系吗?

MP3压缩原理运用到了“心理声学数据储存”。简单的说,就是丢弃一些人耳不易或者不能察觉到的信号。比如删除超高频和超低频的声音,保留主要的一些部分。也利用到了人耳的“屏蔽效应”(简单的说就是当两个声音同时响起的时候,如果其中一个声音音量大过另外一个声音很多,那么另外一个声音就会完全被第一个声音所掩盖,人就听不到另外一个声音了。比如在极其吵闹的“的吧”,由于音响声音非常大,所以用平时的声音说话根本就听不见。另外,低频的声音比较容易屏蔽高频声音,而高频声音却难屏蔽低频),所以,MP3文件能在比CD小很多的情况下仍然有不错的音质。

那么是否高速率(采样率相同)的声音文件就一定比低速率的要好呢?

把一段64Kbps的MP3刻录成CD,速率一下子就从64Kbps升到了1411Kbps。速率的确上去了,不过音质却只有64Kbps。原理很简单。64Kbps的MP3文件已经把很多信息丢掉了,即便速率上去了但是弥补进来的信息就犹如上面所说的填棉絮的方法,和之前的信息已经完全不同。

有关音频文件的压缩损耗也会造成速率相同音质不同的现象。

有损压缩格式会在压缩的时候丢失部分信息,所以应该尽量减少压缩次数。

举一个例子:

CD转MP3分两种转法。1.先把CD转成320Kbps,然后转成256Kbps,最后转成128Kbps。2.直接把CD转为128Kbps。如果你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那通过第一种方式得到的文件其效果甚至不如96Kbps的文件。所以在压缩文件的时候尽量做到一次到位,多次压缩会使得数据丢失更加严重。

第二个问题:相对wma格式,mp3为甚麽占内存要大,wma格式要优于mp3格式吗??

WMA就是windows Media Audio编码后的文件格式,由微软开发,WMA针对的不是单机市场,是网络!竞争对手就是网络媒体市场中著名的Real Networks。微软声称,在只有64kbps的码率情况下,WMA可以达到接近CD的音质。和以往的编码不同,WMA支持防复制功能,她支持通过Windows Media Rights Man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