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草的歌词表达什么含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4:35:48
《兰花草》的歌词,也就是胡适的《希望》,究竟要表达怎样的感情和含义,我怎么读不出来。本人对胡适以及这首诗的背景都不是很熟悉,谁能帮我解释一下。我想不仅仅是种花种草这么简单吧。
我从山中来 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 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 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 苞也无一个

转眼秋天到 移兰入暖房
朝朝频顾惜 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开 能将宿愿偿
满庭花簇簇 添得许多香

这首早年曾流传北大的诗歌,随着胡适先生的暮年也漂泊到了台湾,它那偏重小女生的单纯语气,凭着它的清新和诗意,更带着几分童趣与童贞,很快被流传开来。 君子爱与兰花为伍,不知道的人很难把它和一个男人联系起来。胡老先生那淡淡的赤子情怀,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浓浓的思乡情。 这也是为什么,听刘文正这样的声音唱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一点也不觉得太奶油,因为你可以感觉到他在演绎真诚。 表达像兰花草一样馨香美好的精神境界。

《兰花草》的原型是胡适先生的《希望》,作于1921年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
一日看三回,望得花时过
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有资料记载是胡适先生走朋友,回去的时候朋友送他一盆兰花,他很高兴的带回了家并在读书写作之余精心照看。可到了兰花开花的季节却连个花苞也没有,只能把希望又推到下一个春天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自由主义先驱的胡适先生,当年不远万里带着自己的先进理念回到祖国,倡导新文化运动,想让自由主义在中国遍地开花,但实现自由主义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也许正是胡适先生殷切的期待实现自由主义,见到兰花有迟迟不肯开花,触景生情才写下的这首《希望》吧

我从山中来 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 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 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 苞也无一个

转眼秋天到 移兰入暖房
朝朝频顾惜 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开 能将宿愿偿
满庭花簇簇 添得许多香

兰花真美啊!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