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得卧龙、凤雏为何终未得天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4:01:16
不是说得卧龙、凤雏之一方可得天下。而刘备得卧龙、凤雏两人确终未得天下是怎么回事?

第一、这句话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其中水分很大。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是水镜先生所说,叫人引起了重视,以致曹操闻诸葛亮时,还不知道诸葛亮是谁。
  第二、凤雏“争强好胜”心切导致遇伏早逝,损折刘备一臂。
  第三、诸葛亮想实现他的计划遇到了重重阻力。刘备的两个哥们毛病很多,关羽骄傲自大,公私不分,张飞嗜酒如命,脾气暴燥,对诸葛亮执行军法形成了严重的障碍。
  第四、诸葛亮用人失误,军事上碰到劲敌,加上扶保的是“起不来的阿斗”,得天下成为“天方夜谭”。三国之中,蜀国的综合国力是最差的,诸葛亮将蜀国治理的井井有条,能与强大的魏国与吴国抗衡,可见其人是非常聪明的,但诸葛亮肯定不是一个知人善任的“伯乐”。他对与关、张等将武艺相似的大将魏延有严重的“个人成见”,总说他头有“反骨”,对魏延的建议不愿采纳,他因为马良的关系处处对志大才空的马稷高看一眼,把守街亭的重大任务交给了这位善会“纸上谈兵”的“赵括”,结果兵出祁山落得个功败垂成。造成“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难堪局面,不能不说与诸葛亮不会善于发现人才有关。刘备、曹操死后,诸葛亮遇到的对手是魏国的司马懿,此人正是诸葛亮的敌手,智谋不在诸葛亮之下,加上诸葛亮扶保的阿斗远非刘备的雄才大略可比,是个扶不起的昏君,靠诸葛亮一人之力,想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只能是“天方夜谭”。民间有言:“三个臭皮匠,顶了诸葛亮”,何况后期的司马懿集团人才济济,司马师、司马昭、钟相、邓艾等,皆是人中之精英,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靠远不如诸葛亮的姜维独力难支。

凤雏跟卧龙是两只老虎,但是一山不能容二虎的,最终由于凤雏的急着抢功断送自己在落凤坡。至于刘备得了卧龙为什么还不能的天下,第一,老刘太婆婆妈妈。没有大男子汉的气概,第二:不冷静,当自己有一定的势力之后也听不进去诸葛亮的什么好话了。以前是有一毛钱当100块用,现在是有100块当1毛钱用,导致火烧连营700里啊。。。第三:他有个不争气的儿子刘禅。哎,刘禅就不用提了。。。刘备7出祁山,每次都快打到魏国的老巢了,都被刘禅叫了回去。。。有这样的君主,得不了天下也罢,得了反而天下大乱。。。
这就是刘备为什么没有得天下的原因啊

卧龙凤雏得一可的天下是小说家的艺术加工,事实上哪有这种故事,卧龙凤雏虽然是人才但还没这么大的能量,罗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