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雷他定的发展趋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8:34:15
我想了解近年来氯雷他定及相关药物的发展趋势
近年在国内的发展趋势,市场分析,与相关药物的比较(如第三代)及前景预测

氯雷他定最早于1988年由先灵葆雅公司在比利时上市。氯雷他定现已在89个国家上市,在15个国家以非处方药形式销售。近年来,氯雷他定在国际市场销售额增长很快,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抗组胺药。在1994年销售额为5.05亿美元,比93年增长71%。在美国抗组胺药市场中占40%的处方份额。1995年该药销售额为7.89亿美元,比94年增长56.2%。1996年销售额达1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2%。1997年销售额突破23亿美元,列第7位。

1994年3月1日,美国Schening-Plough公司的子公司爱尔兰艾汪达尔化学公司在中国以氯雷他定的通用名称获得了行政保护,行政保护期为7年半。氯雷他定的行政保护期到2001年9月份期满,爱尔兰专利已于2001年6月16日到期。

组胺H1受体拮抗剂用于临床已有40多年的历史,被广泛地用于减轻季节性或永久性鼻炎和荨麻疹。但是经典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和抗乙酰胆碱作用,限制了其应用。为了寻找无镇静作用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人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在对阿扎他定(Azatadine)的结构改造中,将其碱性叔氨基官能团改变为中性的氨基甲酸酯官能团,使之保留了显著的抗组胺作用,却没有或很少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在这一系列化合物中人们选择了氯雷他定作为口服的长效三环类抗组胺药,它起效快、作用强,对外周组胺H1受体有高度选择性,对中枢神经的H1受体亲和力弱,对乙酰胆碱受体或α1肾上腺素能受体几乎不起作用。其疗效优于经典的具有镇静作用的扑尔敏,氯马斯汀(Clemastine)和无镇静作用的特非那定和阿斯咪唑。

氯雷他定对过敏性鼻炎的疗效高于安慰剂,与氯马斯汀、特非那定用药组疗效相似。治疗慢性荨麻疹比特非那定效果好。在这些研究中,嗜睡症的发生率氯雷他定低于氯马斯汀,几乎与特非那定和安慰剂相似。特非那定前几年由于影响心率等不良反应而撤出市场后,氯雷他定成为市场上实际上唯一的无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

对115名志愿者口服一片或多片氯雷他定后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显示,本品吸收快,并代谢成活性代谢物去乙氧基氯雷他定(DCL),服药九天后,大约80%的药物以代谢产物的形式均匀分布在尿和粪便中。成年组的平均半衰期为8.4小时,DCL的半衰期为28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