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从逻辑上否定了因果决定论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21:09:47
我个人认为没有,量子力学和混沌所谓的“随机”只不过是现阶段数学水平没有发展到足够的水平而产生的,如果人类在n年以后拥有超高的数学水平和超强的计算机,这些随机就是一种伪随机

对这方面有了解的人进来讨论讨论

爱因斯坦也是这么认识

“上帝不会掷骰子” 不知道爱因斯坦他老人家是不是又给预言中了~

他老人家都没弄出个所以然来咱还是算了吧
这个只有让时间来证实了

一楼的咱是来讨论的干嘛复制那么多哦

朋友,这差远了
量子力学没有否定因果决定论,只是不同于经典力学。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的差别首先表现在对粒子的状态和力学量的描述及其变化规律上。在量子力学中,粒子的状态用波函数描述,它是坐标和时间的复函数。为了描写微观粒子状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就需要找出波函数所满足的运动方程。这个方程是薛定谔在1926年首先找到的,被称为薛定谔方程。
当微观粒子处于某一状态时,它的力学量(如坐标、动量、角动量、能量等)一般不具有确定的数值,而具有一系列可能值,每个可能值以一定的几率出现。当粒子所处的状态确定时,力学量具有某一可能值的几率也就完全确定。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量子态的概念,运动方程、理论概念和观测物理量之间的对应规则和物理原理。
在量子力学中,一个物理体系的状态由态函数表示,态函数的任意线性叠加仍然代表体系的一种可能状态。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遵循一个线性微分方程,该方程预言体系的行为,物理量由满足一定条件的、代表某种运算的算符表示;测量处于某一状态的物理体系的某一物理量的操作,对应于代表该量的算符对其态函数的作用;测量的可能取值由该算符的本征方程决定,测量的期待值由一个包含该算符的积分方程计算。
态函数的平方代表作为其变数的物理量出现的几率。根据这些基本原理并附以其他必要的假设,量子力学可以解释原子和亚原子的各种现象。

对于“随机”的解释,爱因斯坦和根本哈根学派也有分歧。前者认为不确定性只是由于观察者的非完备条件所致,后者则认为客观世界是由观察而确定的。表面上看来,后者胜利了,因为所有实验结果都没能证伪。
量子力学表明,微观物理实在既不是波也不是粒子,真正的实在是量子态。真实状态分解为隐态和显态,是由于测量所造成的,在这里只有显态才符合经典物理学实在的含义。微观体系的实在性还表现在它的不可分离性上。量子力学把研究对象及其所处的环境看作一个整体,它不允许把世界看成由彼此分离的、独立的部分组成的。关于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