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城市土壤与森林土壤的特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14:23:53
简答题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各类夹杂物进入土壤,固体类夹杂物如砖渣、焦渣、砾渣等。在形成单一坚硬夹杂物层的地方,常会使根无法穿越而限制其分布深度和广度。土壤中固体类夹杂物含量适当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尤其是粘重土壤)的通气透水能力,促进根系生长;但含量过多,会使土壤持水能力下降。同时,渣砾本身占有一定体积,使土壤相对减少,进而降低土壤水分的绝对含量,常使城市植物的水分逆境加剧,尤其早春供水不足。

城市土壤所含夹杂物中,煤球灰渣内含养分虽可参与分解活动,而使植物吸收,但含量极低。其余夹杂物基本不起营养作用。随着夹杂物含量增加,土壤所给总养分相对减少。某些含石灰的夹杂物,可使土壤钙镁盐类增加,使土壤pH值增高。由于pH值的增高,不仅降低了土壤中铁、磷等元素的有效性,也抑制了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及对其他养分的分解。夹杂物的存在,又使土壤中粘粒含量相对减少,胶结物质减少,盐基代换量低,造成土壤保肥性差。

形成的森林土壤通常具备以下特征:①有一个死地被物层(又称枯枝落叶层)。系由覆盖于土壤表面的未分解和半分解的凋落物所组成。厚度不等,通常为1~10 厘米。按凋落物的分解程度又可分为粗有机质层和半分解的有机质层。②表层腐殖质含量明显地高于底层。③淋溶作用强烈,土壤中盐基离子淋溶殆尽,土壤盐基饱和度低。④呈酸性反应。淋溶作用愈强烈,则酸性特征愈明显。

福建厦门城市绿化受到过高的土壤含盐量的影响.为了减少土壤盐分过高对绿化植物生长的负面影响,我们对厦门岛西海岸市区绿地28个土壤剖面总盐、Na+、Cl-含量及其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厦门岛西海岸绿地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突出,土壤平均含盐量为1.86,变化范围为0.28~9.33,有70%左右的土壤剖面发生不同程度的次生盐渍化.表层(0~20 cm)、中层(20~40 cm)和底层(40~60 cm)土壤平均含盐量分别为1.67、1.88和1.97,这说明从整体上来讲厦门岛西海岸市区绿地土壤处于脱盐状态,但这并不排除局部地点的积盐状态;土壤属NaCl型盐渍土,总盐中78%以上由Na+和Cl-组成.这必须引起园林绿化部门的足够重视.
以云南通海杞麓湖流域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然状态下森林土壤养分各指标含量与肥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流域土壤有机质含量基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