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遇骥与马说有什么不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3:35:21
伯乐遇骥与马说有什么不同?

自己想

古代的君王无论是真心还是表面功夫都要说 广招贤才···而中国之大藏龙卧虎 人才代代辈出 而能真正遇到明君的少之又少 皇帝没有发现人才的眼光 却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才 这是对全天下英才的污蔑 同样是唐代 李世民要大臣举荐 底下有大臣说 天下英才全都被挖掘了 唐太宗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 “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真是明君之见!而同样是唐代 李林甫却跟唐明皇李隆基说天下人才已经全都进入了朝廷 可是就是在说这话的那年 才高八斗的杜甫却因为奸臣当道 屡试不第 真是人才的悲哀···故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马说》是在贬低马,而《伯乐相马》是在夸马,所以韩愈遭到不平之音,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骥和马是一样的
古代的人称马为骥,到了近代才该成马

骥好像是千里马 曹操的诗中说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可以看出骥在古代是千里马的意思 两者并无太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