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较为丰富,但部分城市仍出现缺水现象,原因除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多外,还有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4:47:33

连日来,特大咸潮侵袭珠江三角洲地区。2005年12月28日,位于西江下游的珠海市磨刀门水道的大涌口水闸,每升水含氯度高达7000毫克,超标27倍;12月30日,每升水含氯度高达7520毫克,创历史之最。珠海、东莞等城市的几个水厂相继停产,陷入了“守着珠江无水喝”的尴尬局面。

所谓咸潮,是指由于上游江河来水量少、水位降低,而导致的海水上涌倒灌。近年来,珠三角咸潮呈加剧之势。2003年年底发生的咸潮在当时被称为20年来最大的一次咸潮;2004年底持续旱情引发的咸潮,再次“破纪录”,成为42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咸潮;2005年的咸潮也是来势汹汹,自9月18日以来就开始袭击西江下游中山、珠海等市,浓度不断增大而且始终不退,一直持续到新一年。

广东素有水资源大省之称,珠江三角洲地区河流更是星罗棋布,全省年平均降雨量1774毫米,为全国平均值的2.74倍,地表水资源为全国平均值的3.5倍。广东怎么也会面临干旱威胁,连年喊“渴”呢?

“珠江三角洲的缺水问题,已不是单纯的降雨量多少的问题。自然原因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经济快速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不协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导致水资源紧张。”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岳中明这样认为。

据分析,由于近年来珠江流域生态受到人为破坏,沿岸大量的非法采沙致使河床下降,以及工业开发用水量加大,咸潮从过去的难得一见演变成现在的频频来袭。而水资源日益紧缺,用水量不断加大,水污染严重,这些威胁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的因素,更加剧了广东的缺水危机。

数据表明,2004年,广东年总用水量达464.8亿立方米,用水量居全国第三;人均综合用水量560立方米,远高于全国427立方米的平均水平;河源、梅州、韶关等欠发达地区,每万元GDP取水量在1000立方米以上,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此外,水污染也带来了水质性缺水,2004年珠江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182亿多吨,超过珠江河口的自净能力。

忧水——农业常年缺水300多亿立方米,缺水影响工业产值2000亿元

珠三角水资源紧张的现象只是一个缩影。事实上,不只是在广东,全国的水资源现状都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