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中写到妒妇形象的有那些篇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3:48:10
想大家帮帮忙,我想知道聊斋中妒妇形象有那些篇章,有没有什么参考书可以看看,急用!谢谢了!~~
我很着急 希望大家认真对待!如果真的多我有帮助,我会给加分的!大家看清楚了,是“妒妇”不是“悍妇” 谢谢了!~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是把对妒妇悍妇的炽盛的肝火,蕴涵在
文雅的笔墨之中的。比如那篇《马介甫》,写杨万石秀才生平有
“(陈)季常之惧”。他的妻子尹氏放野撒泼,虐待丈夫,殴打公公,
逼死兄弟,把怀胎的妾打得流产,连狐仙马介甫用恶鬼来割她肉,让
杨万石服用“丈夫再造散”,也不能煞住她的气焰。最后在闹到家破
人亡之际,只好让她配给一个酗酒的屠夫,用屠刀在她的屁股上穿上
猪毛绳,吊起来受罪。作者写了这些,似乎还不过瘾,在结尾的“异
史氏曰”中叹息:“惧内,天下之通病也。”又作《妙音经》之续言,
认为妒妇之存在,使“百年鸳偶,竟成附骨之疽”,形容“床上夜叉
坐,任金刚亦须低眉;釜底毒烟生,即铁汉无能强项”。

如此刻骨铭心的描写,包括不近人情的妒悍,以及不近人情的对
妒悍的现世报,说明蒲松龄深感妒悍的存在,是人间伦理的极大缺陷
和极难对付的祸患。他在另一个短篇《江城》中发表感慨:“每见天
下贤妇十之一,悍妇十之九”,深感这种现象的严重。这大概都是有
感而发,比如蒲松龄有位诗友王鹿瞻,是他二十岁时结盟郢中诗社,
“嘉宾宴会,把盏吟思,胜地忽逢,捻髭相对”的好朋友。想不到王
鹿瞻的家尊大人竟被妒悍之媳赶出家门,死在旅舍,而身为人子者却
闻讯不敢去收尸。蒲松龄只好修书怒责王鹿瞻:“兄不能禁狮吼之逐
翁,又不如孤犊之从母,以致云水茫茫,莫可问讯,此千人之所共指!
而所遭不淑,同人犹或谅之;若闻亲讣,犹俟棋终,则至爱者不能为
兄讳矣。”所谓“同人”,可能是指郢中诗社的朋友,《江城》中那
位惧内的少年高蕃,也是和同窗王子雅结为文社。岂料想他们对梅饮
酒狎妓的时候,却招来河东狮吼的鞭扑和割肉。同台演着两出戏,河
东狮吼对着文酒风流,这未免有点把人生滑稽化了。

有道是:天地大戏台,戏台小天地。人到世间走一遭,难道就是
为了表演一场不近人情的滑稽戏吗?妒悍并非人的自然本性,人生在
世,其自然欲望在于求生存、幸福和发展,当女子的生存价值被社会
漠视,其幸福和发展的欲望又被旧式的家庭制度、妻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