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张飞的3次计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3:10:06
看了三国后,好像只看见张飞用了3次计谋.额,还每次都成功了,怎么看张飞这人,是古人把张飞描写的太过于勇猛?还是本来就是有勇无谋?请各位谈谈自己对张飞的看法,当然要有历史考证的情况下....

三国武将贴吧有篇帖子叫做“从演义看看张飞的智谋”,你在百度搜索一下就可以找到,写的非常精彩

张飞成了粗人的代名词,什么张飞穿针-粗中有细,真正的张飞是什么样,谁能知道

我个人觉得张飞不可能一辈子就那三个计谋,领军打仗那么多年,只是历史没记录罢了

而且张飞是一个非常有统帅才能的人,持法公正严格~

历史上真实的张飞,其实是个帅才,有勇有谋。总共用了3次计谋,还每次都成功了,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三国演义》“张翼德大闹长坂桥”这一回,写得十分精彩。张飞怒目横矛,立马桥上。张飞是个大嗓门,书上说他“声若洪雷,势如奔马”。这个气势,令曹操立即想起了前不久关云长的话。正惶惧间,张飞又是一嗓子:“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如此虎豹之吼,竟能将人活活吓死——曹操身边夏侯杰肝胆俱碎,倒撞于马下。于是,百万大军望风而逃。曹操本人,更是狼狈,“冠簪尽落,披发奔逃”。后世有诗赞曰:“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戏曲中的唱词说得更是过火,说他“长坂桥上一声吼,桥梁喝断水倒流。”

史志上对张飞的勇猛,也是不吝词藻,常有:“熊虎之将”、“万人敌”、“世之虎臣”等赞誉。事实上,世人常常忽略了张飞性格中的另外一面,张飞除了勇猛之外,还是一个颇有谋略的人。就拿长坂桥退敌一事来说,当时他手上的底牌只有二十余骑,面对百万敌军,若还不用计,嗓门再大,喊破天也不管用。他懂得布置这二十多个骑兵,马尾巴上绑起了树枝,在树林里跑来跑去,一时“桥东树林之后,尘土大起”,曹军都勒住马头,不敢近前。显然这个计策奏了效。可耐人寻味的是,曹军诸将并不把这功劳记在张飞头上,以为“又是诸葛孔明之计”。可见,在人们心目中,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那是诸葛亮的专利。其实,张飞的眉头也大大皱过几回的。“张翼德义释严颜”这一回,张飞就懂得散布假消息,并用替身之计,把个老*巨猾的严颜弄得晕头转向,最后将他生擒活捉,立下入川第一功。接下来的七十回“猛张飞智取瓦口隘”,他竟懂得用酗酒装醉来迷惑敌人,还搞了一连串的将计就计,把号称智勇双全的张郃搞得一败涂地。倒是诸葛亮非常看好他,表扬他“张将军能用谋”。要知此三次用谋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事实,并非小说虚构。

张飞不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