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激发电位的测定实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2:18:09
分析灯丝电压、拒斥电压等因素对F-H 实验曲线的影响
对第一激发电位的影响
是这样的,我的灯丝电压初值是2.5V,我们是上下变动0.2V,看其对结果的影响
拒斥电压初值是9V,上下变动2V,看其对结果的影响
图线怎么变?第一激发电位怎么变?
答的好可以追加
谢谢

普通物理实验....怀念阿....
还是用我习惯的名字吧,如果不是你问的再补充,呵呵。

1.灯丝电压Uf,使得灯丝发射电子,Uf越大,出射的电子越多。
而且非常明显,0.2V可能使得I变得很大,如果调节过大可能超出电流读数的量程。图线上可以看成纵向(即电流读数)的放大或缩小。
2.反向电压Up,防止能量小于e*Up的电子到达P板形成电流,Up越大,到达P板形成电流的电子的能量要求越高,仿佛一个阈门。
调节时本来应该改变峰和谷的宽度比例(峰间距和谷间距不变使得峰和谷的宽度和为一个定值),但实际效果不明显,因为电子本身速度有分布,碰撞有几率。
另外,其本身是个反向电压,理论上如一楼所说会使得I值变小,但也不明显。
3.第一激发电位不变。永远不变,因为第一激发电位是管内物质的性质,第一激发电位反映的是管内物质能吸收的最小能量,这个性质不随F-H管测量条件变化而变化。

弗兰克-赫兹管么?
灯丝电压是由灯丝功率决定的,增大电压一般来说对灯丝不利,但可以预料的是,其发射的电子数目会增加,也就是在改变比较小时图像整体向上进行缩放,改变太大灯丝进入非线性就难说咯
反向电压是阻止动能小于eV反的电子到达极板的,如果V反>第一激发电位V1,理论上就不会有电流到达极板了,所以控制反向电压不至于太小使得很多发生能量损失的电子进入极板,也不至于太大影响第一激发态,在它增大时,图像整体向下移动,减小时,图像整体向上移动,移动时,峰值变化要小于谷值

反向电压是阻止动能小于eV反的电子到达极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