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法规的问题 对错 并说出理由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21:20:50
1.根据蒙特利尔公约主要管辖权规定,如果案犯逃入他国,逃入国是有主要管辖权的国家,则该国家有管辖权,否则没有管辖权。
2.一外籍旅客在中国国际机场国内到达大厅毁坏了一台大型液晶显示屏,使得各种国内航班到达与出发信息停止了三小时。机场公安抓住了他。并按蒙特利尔公约的规定对他实行管辖权。但该老外说他毁坏的是国内航班的显示屏,没有国际因素,故对他不适用蒙特利尔公约。
3.海牙公约只适用于国际飞行,而不适用于国内飞行。为此,如果劫机犯在国内劫机将因不能适用国际公约而逍遥法外。由于东京公约赋予登记国以域外效力,无论客机飞至何地,登记国均有管辖权,所以一旦该飞机发生劫机,登记过应责无旁贷地首先具有管辖权。
4.东京公约最关键的条款是给危害航行安全的行为下了一个基本定义。

1、你的第一个问题后半句是不是少?语句 意思都不通~!
2、这样的情况当然中国有管辖权~!中国的管辖有几种:A属人管辖:中国公民在国内 国外犯罪,中国都有权管辖。B属地管辖:在中国境内的不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中国都有权管辖。
中国不需要你说的什么公约来行使管辖权,自己国家法律是依据,可以进行管辖。
3、劫机犯在国内枪飞机,需要其他公约允许吗?肯定不需要,国内法院当然有管辖权。如果枪国际飞机,应该是以飞机起飞时所在地的法院对其进行管辖的。
4、具体结果不清楚~!
你的采纳答案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不知道为何提到《蒙特利尔公约》,该公约第一条第一项规定:“本公约适用于所有以航空器运送人员、行李或者货物而收取报酬的国际运输。本公约同样适用于航空运输企业以航空器履行的免费运输。”
整个公约也没有提到主要管辖权一说啊!
第一题是不是想说案犯甲在A国实施犯罪后逃入B国,则B国方有管辖权,否则B国则没有,是不是这个意思呢?如果是这样答案肯定是错的,因为要视甲犯的是何种罪,该罪在B国是否规定为犯罪,A和B国之间有无双边或多边条约,或同时是某一国际法的协约国等等很多因素。
第二题行为人是外国人,在我国境内违反我国法律,根据属地管辖原则适用我国法律,除非他本人具有外交豁免权。当然更谈不上适用《蒙特利尔公约》。
第三题中的海牙公约全称《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中第三条第三项:“本公约仅适用于在其内发生罪行的航空器的起飞地点或实际降落地点是在该航空器登记国领土以外,不论该航空器是从事国际飞行或国内飞行。”该题中关于东京公约的阐述也不对啊,东京公约第3条第3项规定“本公约不排斥根据本国法行使刑事管辖权。”第24条中提到缔约国可以作出保留。综合说被劫持的客机登记国未必首先具有管辖权。实际关于题中提到的管辖权问题实在是难说,题目未说明被劫持的飞机是飞行线路的全貌(比如是国际线路,但在我国境内的部分航线阶段被劫持),也没有说明飞机的所属国(比如说是外国航班在飞行国际线路,途径某国国内一段),题目也没有说清楚劫机犯的国籍问题(比如有些国家国内法规定的属人管辖原则也会赋予该国有管辖权,只是实施起来又是另一码事情),还有一个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