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简单介绍下谢赫的绘画七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0:10:09

谢赫曰:“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按图可鉴……”
  (立意因时、积极、深远并通达。)
  绘画的“六法”
  (一) 气韵生动(深刻、生动、格调、气质都神妙)
  (二) 骨法用笔(笔墨、线面、结体严谨而超逸)
  (三) 应物象形(比例、轮廓、透视、造型真确切)
  (四) 随类赋彩(墨韵、色调、层次丰富有美感)
  (五) 经营位置(构图、创作、变化、穿插很巧妙)
  (六) 传移摸写(传统、博识、写生、功力见深厚)
  http://www.9879.com/x-y-2.htm

  谢赫,是南齐时代(公元479—502年)的人物画家。他能画时装的妇女。但他的画不如他的理论著作有影响。他的《古画品录》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绘画理论著作。
  《古画品录》首先提出绘画的目的是:“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这就是指出了:通过真实的描写收到教育的效果。这一理论认识的出现是进步的现象。
  他提出绘画的“六法”是: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或作“传模移写”)。“气韵生动”是指表现的目的,即人物画要以表现出对象的精神状态与性格特征为目的。顾恺之的关于绘画艺术的言论,以及魏晋以来人们对于人物的鉴赏评论所一致强调的人的精神气质的生动的表现。这些言论是谢赫提倡“气韵生动”的根据。“骨法用笔”主要的是指作为表现手段的“笔墨”的效果,例如线条的运动感、节奏感和装饰性等。从古代画论中可见古代画家和评论家对这一点的重视。“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是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形、色、构图。“传移模写”是学习绘画艺术的方法:临摹,也是复制的方法。关于临摹,古代有很多不同的技术,是一个画家所必须熟悉的。由此可见,“六法”是古代绘画实践经,提高为理论的。 关于“六法”,过去存在着若干混乱的看法。或有意的加以神秘化,例如说:五法可以学,而气韵只能先天的。或者用气韵生动否定其余诸法的必要性,而流为形式主义的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