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1:50:31

自1840年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勾结,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过程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以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为代表的农民运动的失败说明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足以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脱离半殖民半封建的深渊。

2.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脱离群众,通过依靠光绪--一个没有实权的封建君主来进行改良,并幻想得到某些帝国主义大国的同情和支持,这些因素决定了其不可能成功。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比起前几次运动,自然有它的进步性;但是因为历史的原因以及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辛亥革命并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这恰好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由此可见,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因为:一方面,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谋求强盛;另一方面,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勾结,极力反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见,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条件。而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上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打倒压迫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推翻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是中国人民自己作出的选择,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中国必须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在民主革命时期已经明确。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过渡到社会主义,充分考虑了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由于现代工业的固定资产中官僚资本占80%,国家没收这一部分庞大资本,不仅建立起了在国民经济中起领导作用的社会主义经济,而且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物质基础,因而成为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开端。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内在要求。一般规模较小的农业互助合作组织,没有大机器,主要靠协作,也可以增产。事实上,与个体农业相比,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增产一般比较明显。这也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重要依据。第三,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创造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