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营建北京的政治原因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14:26:37
简单调理清晰地分析,谢谢

北京,北倚燕山,燕山之外便是游牧的少数民族,茫茫蒙古草原不时会有一支彪悍的骑兵出现。所以,当时的北方边境,政局不稳,经常有可能受到侵扰。朱棣迁都北方之后,加强了北方边境的防务,并推行积极政策与北方友好,形成了繁荣稳定的边境环境,使大明朝无了后顾之忧。这就是所谓的“天子守国门”。可以说,朱棣这着棋,走的好,走的有胆识,走的有远见。
其实,朱棣本人未必会有这样无私的想法和远见卓识,关键在于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朱棣的领地在北京,封为燕王,所以,夺下政权之后,回到他经营多年的“老家”,还是比较符合他的心意的。

更好的控制北方的经济、发展和治安问题。

北边外蒙势力尚在,天子守国门。永乐帝是一个军事上很强捍,政治上很主动的皇帝。

明成祖是从北京起家的.

1、朱棣营建并迁都北京,主要在于拱卫北方边境。蒙古人虽然在当时被驱出长城以北,但蒙古人的金帐汗国依然存在,实为当时北方大患。营建并迁都北京大大提高了明朝北方的整体实力。
2、朱棣实为篡逆之君,其为帝前封“燕王”,封地就是北京。在别人的地盘始终心有忐忑,为巩固皇位,回自己的根据地是应该更是必须的。
于国于民,于公于似,朱棣营建并迁都北京,都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使明朝得到了稳定发展的机会。

朱元璋建明朝刚开始都城是在现在南京。他死后他孙子即位。由于朱元璋怕人反对,建国后把开国元勋都杀的差不多,然后各地分封王给自己个儿子们。孙子即位就开始剥削叔叔们的权利。他的叔叔们当然反对,其中他的一个叔叔朱棣,最终打进南京,打败诸家兄弟,当上了皇帝,他怕别人不服,别人反抗,在别人的地盘怎么能坐安稳?
于是把都城迁到了他的老地盘北京,再重新建立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