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了..毕业了..迷惘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4:58:17
我现在是一名快要上大四的学生,时光过得很快,就要面对社会了。但是,没有看到师兄师姐们陆陆续续离开学校,去寻找他们的梦想,因为很多人都没有找到工作。看到这些,我迷惘了。我在广东某高校学习金融专业,大三下学期了,还没有努力的方向。我有考虑过毕业去从事证券行业,现在也拿到证券从业资格证了。但是看着师兄师姐们有一些陆续从证券行业退了出来,感觉好像是没有什么前途。但是我却真的很想去尝试一下。但是看到周围的同学在准备考公务员,自己又动心了。我怕自己到了最后没有一样可以成事。所以现在很矛盾,希望网上的师兄师姐,或者出去工作了的阿姨给我一点指引,好让我真正面对就业的压力时多一份从容,在这里先谢谢大家了。 PS:我不想去考研,人各有志啦,也没有说为什么..

看到你的问题,一年前我也曾经运到过,说实在话这一届还不如上一届好了,我们那时候是就业难,现在又加上了一个金融危机在其中作祟,如果你家有人能帮助你的工作,还是趁早找一个单位呆着看看风势吧!这场金融风暴很厉害呀,如果你没有一个能帮上忙的家庭,一切得靠你自己,那你就别挑了,找个企业管他是干什么的,只要不是违法的,就在里面先锻炼一下自己。等将来出危机过去了,在发挥自己的能力,大展你的宏图吧,祝你好运

人生的另一个开始,一定不知道是怎么样的!大学的安谊也没了~所以才迷茫吧!
但会有更好的生活的!只要你努力去创造!

从全国情况看,考研人数经历了从“突飞猛进”到“增幅回落”乃至下跌的过程:2001年到2007年,全国报考研究生人数从45万增长到128.2万,增加了83万多人。2005年报考人数比上年增长24%;2006年报考人数为127.5万,比上年增长9%;2007年报考人数为128.2万,仅比上年增长0.55%。而今年,被业内人士称为考研“拐点”。

“国家对于研究生招生的宏观调控,对报考者有一定影响。”高等教育问题专家、上海交大熊丙奇教授认为。前几年,高校以每年10%—20%的速度扩招研究生,引得大家报考热情高涨;如今,研究生扩招比例控制在5%以内,而且不少高校扩大了保送生的名额,许多人感觉考研之路将更艰辛,因此放弃了报考念头。

考研降温是否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有关?今年秋季,经教育部批准,全国有17所高校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东师大列入其中。这些高校培养研究生将不再区分公费和自费,而是采取奖助学金的方式资助研究生学费和生活费。改革后,优秀学生获得的资助完全可以抵作学费,甚至还有盈余;而成绩不佳的学生就会有一定经济压力,不能“混日子”了。

不少试点高校研招办老师表示,根据新政策,国家给予研究生的培养经费不减少,学校也会投入更多经费,总体来说研究生将在各方面获得更好待遇。但是,好政策没有吸引更多报考者。部分学生担心研究生入学考试考不到好成绩,或是进校后学习不够优秀,无缘奖学金。更多的人开始从自身实际出发,审视读研的价值,权衡之下,放弃了考研。

不再是就业"筹码" 对许多考研者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