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9:28:56

《资治通鉴》中有一句颇为耐人寻味的话叫“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意思是能以其精湛的专业知识传授他人并不难;而能以其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修养去教人如何做人就不那么容易了。

作品简介: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资治通鉴》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书中记载的历史由公元前403年,也就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一直到959年,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为止。是司马光以为君亲政,贤明之道为出发点所编写成的一本巨著,所谓“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

教读经书的老师容易找,能教会做人的老师就难得了,出处不晓得

何谓大师?“道德文章,堪为师表”,此即为大师。《资治通鉴》有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大师则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大师不仅要具有原创性、奠基性、开拓性、前沿性的学术成就,而且这种学术成就还必须与治学的态度,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本身的人格力量结合在一起,才当得大师之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