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的伯仁是谁谁知道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4:58:08

夏侯尚(185年?-225年?),三国时代曹魏的武将。字伯仁。他是曹操的重要部下夏侯渊的族子。夏侯玄和夏侯徽的父亲,夏侯儒的哥哥,夏侯奉的叔父。
为曹操效力,成为军司马。曹操成为了魏王的时,夏侯尚也成为了黄门侍郎。
曹丕与夏侯尚与其说君臣关系不如说亲友关系,夏侯尚得到曹丕的重用,最终成为昌陵乡侯·征南大将军,被委托掌管荆州的军权,被托付对吴战线。虽然孙权向曹丕提出了当臣下的时候,夏侯尚并不相信,反过来向曹丕提出现在应该进攻东吴,可是,这个建议不被接受。
因为爱妾之死,夏侯尚年轻便得病死去了。(尚有爱妾嬖幸,宠夺适室。适室,曹氏女也,故文帝遣人绞杀之。尚悲感,发病恍惚,既葬埋妾,不胜思见,复出视之。文帝闻而恚之曰:“杜袭之轻薄尚,良有以也。”然以旧臣,恩宠不衰。)(三国志‧诸夏侯曹传)由此可见,夏侯尚是一名多情君子。
三国演义中,夏侯尚和黄忠作战而战败被捉住等情节,被描绘成是一名凡庸的人,不过,三国志里他是智勇兼备的名将。

周顗(269年~322年),字伯仁,晋安城(今河南省汝南县东南)人。渡江后,任荆州刺史,官至尚书左仆射。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于荆州举兵,以诛刘隗为名进攻建康,王导诣台待罪,刘隗劝元帝诛灭王家,周顗为王导仗义执言,而王导不知此事。王敦入石头城后,放纵士卒劫掠,王敦问王导周顗何如?王导没回答,遂为王敦所杀,事后王导看见周顗申救之表,大哭说:“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周顗,字伯仁,东晋世家子弟。少时就有贤名,为世人所重。广陵戴若思,也是当时才俊,素募周顗之名,登门拜访,一探究竟。枯坐一番而出,别人问他为什么不说话,他说当着周顗的面,哪儿还敢炫耀自己的那点雕虫小技。大将军王敦,从小就与周顗相识,却总是有点怕他。每次遇见周顗,都面热耳赤,即使是在寒冬腊月,也要用手作扇,扇风不止。
周顗年方弱冠便入朝为官,宦海之中沉浮数次。先领荆州刺史,与敌军交战,大败。后为吏部尚书,终日醉酒不醒,人称“三日仆射”,被有司弹劾。又有门生持刀伤人,因此连坐罢官。至太兴初年,再被起用,复礼部尚书之职。
庾亮曾对周顗说:“大家都拿乐广跟你相比呢。”周顗很不高兴,说:“奈何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意思是说这不是以丑比美吗?乐光怎么能跟我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