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大印钞票应对通货紧缩是不可取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22:27:18
同题目。

一、通货紧缩是指: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也就是说,商品的供给超过了需求,价格下降,商品卖不出去了。
二、通货紧缩的成因:一方面是因为总需求不足引发的通货紧缩,另一方面由于供给绝对过剩引起的通货紧缩
三、通货紧缩治理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宽松的货币政策 :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刺激总需求。
(二)宽松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增加总需求,还可以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
(三)结构性调整:对由于某些行业的产品或某个层次的商品生产绝对过剩引发的通货紧缩,一般采用结构性调整的手段,即减少过剩部门或行业的产量,鼓励新兴部门或行业发展。
(四)改变预期:政府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增加公众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信心。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适当改善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提高中下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以增加消费需求。
对过剩引起的通货紧缩。
四、通货紧缩是由市场的失灵导致,大印钞票虽然会使现实中流通的货币量增加,但是其购买力却下降了,这只是会导致货币的贬值。不是解决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当然政府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还是有助于刺激需求的。具体的措施可以参照上面所说的政策治理。

全球化以来,通货紧缩就成为每次金融危机发生时的常见症状,特别是在日本犹甚,十几年的经济衰退,通货紧缩,日本政府缩手无策,货币学派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只要增加货币供给就行,直到物价上升为止,如果通货膨胀,就紧缩货币解决。并认为美国1929年的大萧条只要果断增加货币供应就能避免。但实际上,日本政府当时已把银行利率降到了零,货币供给以每年30%增加,日本经济并没有走出衰退,日本经济真正开始复苏是在2002年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搭便车实现的。所以单纯宽松货币政策并非是解决通货紧缩的灵丹妙药。创造需求才是王道,这一点,日本已做过实验证实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