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文 急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20:22:51
谁知道《鹦鹉》,《北郭氏修屋》,《邹穆公有令》等古文篇目在何处?
能提供出处吗?谢!!

《邹穆公有令》——《新书·春秋》

邹穆公有令,食凫雁者必以粃,毋敢以粟。于是,仓无粃而求易于民,二石粟而易一石粃。吏以请曰:“粟食雁,为无费也。今求粃于民,二石粟而易一石粃,以粃食雁,则费甚矣。请以粟食之。”公曰:“去!非而所知也。夫百姓煦牛
而耕,曝背而耘,苦勤而不敢惰者,岂为鸟兽也哉?粟米,人之上食也,奈何其以养鸟也,且汝知小计而不知大会。周谚曰:‘囊漏贮中’,而独勿闻欤?夫君者,民之父母也。取仓之粟移之与民,此非吾粟?鸟苟食邹之粃,不害邹之粟而已。粟之在仓与其在民,于吾何择?”邹民闻之,皆知其私积之与公家为一体也。

翻译:邹穆公下了命令,饲养鹅的人,一定要用粃作饲料,不可用粟。粮仓里供给公家喂鹅的粃,于是断缺了,便向民间去换取,二石粟才换来一石粃。管理粮仓的官吏向穆公请示,说:“用粟喂鹅,不用花钱(粮仓里能供应)。现在向农民去收购粃,要二石粟才换一石粃。再拿粃饲鹅,耗费太大了。请求仍以粟喂食。”穆公说:“这,你就不明白了。百姓把牛喂饱而耕地,而自己却在烈日下光着脊背锄地,耐苦勤劳,不敢有点怠惰,难道是为了鸟兽劳累的吗?粟米,这是上等的食粮,怎么可以拿它来喂鹅。这是你只会打小算盘而不懂得大盘算了。周人有句俗话说:‘盛粮食的袋子漏了,也都是漏在仓里。’难道你没有听说过?做一国之主,应是百姓生活的依靠。拿仓里的粟去换百姓的粃,难道就不是我们自己的粟了?只不过鹅吃的是邹国的粃,没有糟蹋邹国的粟子。粟子贮存在粮仓里跟收藏在百姓家中,对我来说有什么可以选择的?”邹国的百姓听了,都懂得了各家的藏粮和政府的储存完全是一回事呀!

《北郭氏修屋》
一个姓北郭的人家的老差役和童仆争执家政,房屋坏了,不修将要倒塌了,主家才召集工匠商量修房的事。工匠们请求先发给点粮食,主家说:“没有时间给你们发粮食,你们暂且吃自己的粮食吧。”那些役仆们也都诉说家里没有吃的了,管事的不愿替他们去禀告,反而向他们索取贿赂,他们不给,管事的就始终没有向主人禀告。于是工匠们都疲惫不堪,十分怨恨主家,便拿着斧凿坐着不干活。正逢阴天,接连几天下起大雨,走廊的柱子折断了,两侧的小屋子已经倒塌了。眼看着就要危及到正房,这时主家才采纳了他们的要求,先发放粮食,又准备了熟食赠送工匠们,并召集他们说:“你们的要求都可以得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