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愁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9:56:22
老师布置的,拜托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描绘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游子秋日黄昏行旅的图景,表现了游子悲秋怀乡、难以言喻的惆怅心情。
开头的“鼎足对”,由九个名词,九种景物有机地连缀在一起,构成一幅萧瑟苍凉的秋景。此曲语言凝炼自然,明白如话,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之:“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主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相见欢两首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填新赋强说愁。

在精不在多,要有自己的观点,进行分类总结

流水: 因水具有柔和清冷的特点,故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诗人借水的清冷,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又因水的剪切不断、永不停歇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止无休正好吻合,故诗人又常以水喻愁,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问君能又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花红易衰似侬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等等,都是以流水喻愁思的典范。

水,从外形上说是无形的。它从何而来,因何而逝,又去往何处?看得见、摸得着,却又把握不住,有时温柔淑娴,有时汹涌澎湃,有奔流怒吼的气势,也有细语浅吟的滋润……它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