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同志“不唯上 不唯书 只唯贤”这句话的出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4:47:09

原文为“不唯上 不唯书 只唯贤”,出自陈云同志手迹

  15字箴言:“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

  1990年1月24日,农历春节即将来临。这天上午,李泽民等浙江省党政军主要负责人,以及在杭州的中顾委委员铁瑛、李丰平,来到陈云住处———西子宾馆2号楼,向陈云拜年。陈云很高兴,同大家合影后,作了长时间的交谈。
  谈话一开始,陈云拿出事先写好的15字条幅“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送给李泽民。他对李泽民说:“这15个字我是不轻易送人的。”李泽民说:“陈云同志的这15个字,不光是送给我的,也是送给我们省委全体常委的。这是陈云同志对我们的期望。”

  接着,陈云对这15个字作了详细解释。他说:

  “不唯上,并不是上面的话不要听。不唯书,也不是说文件、书都不要读。只唯实,就是只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处理问题,这是最靠得住的。交换,就是互相交换意见。比方说看这个茶杯,你看这边有把没有花,他看那边有花没有把,两人各看到一面,都是片面的,如果互相交换一下意见,那末,对茶杯这个事物我们就会得到一个全面的符合实际的了解。过去我们犯过不少错误,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问题有片面性,把片面的实际当成了全面的实际。作为一个领导干部,经常注意同别人交换意见,尤其是多倾听反面的意见,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比较,就是上下、左右进行比较。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就是采用这种方法。他把敌我之间互相矛盾着的强弱、大小、进步退步、多助寡助等几个基本特点,作了比较研究,批驳了‘抗战必亡’的亡国论和台儿庄一战胜利后滋长起来的速胜论。毛主席说,亡国论和速胜论看问题的方法都是主观的和片面的,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历史的发展证明了这个结论是完全正确的。”

  解释完后,陈云又对这15个字作了概括,说:“这15个字,前9个字是唯物论,后6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

  陈云一贯强调:“我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也就是毛主席说的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由于实事求是的精神被“四人帮”破坏,所以,“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他就从思想路线的高度,大力倡导恢复实事求是的作风。强调:“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