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有个辩论赛,求大家帮帮忙~~~~~~~关于打孩子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0:14:36
我的题目: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

我是反对的

大家能不能找点材料给我
谢谢

还有,我知道对方会说这些东西:(只是关键字)

引用3字经:养不教,父之过,教不平,师之情
然后说很多成才的人后来去感谢当初打他们的父母
一些性格孤僻,自我为中心,难以接受别人的人,被打之后情况会改善
一些孩子娇生惯养,需要打
过渡保护会变弱不禁风

公民享有通信权,不容任何人侵犯,这么普通的法律常识,相信老师们不是不懂,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老师要擅自扣压学生的信件,不但私拆,而且根据内容进行处理?
  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别的现象,那么,这就不是某些老师的素质问题,其实,也不仅是在校园中的,许多家长也和这些老师一样采取扣压信件,监听电话,私看日记等等方式来关心子女的交友情况,天下父母心,这么做,当然是为了孩子好,放在成年人身上,这种行为就是对公民隐私权,通信权的侵犯,可如果是对象是学生呢?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自己,有多少人意识到了学生也是公民?是不是只要“为你好”,任何的手段都可以容忍?哪怕它触犯了法律,侵害了作为一个人能享有的正常权利?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扣压信件是对个人自由的损害,可以说是一种无形的,精神上的损害,那么,老师家长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呢?记得崔永元主持《实话实说》,有一期专门讨论家庭中的教育方式,在参予讨论的诸多佳宾中持有“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理念,其中不乏高级知识分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许多人的眼里,学生和成人处在不同的层面,老师和学生,家长和学生,并非是你我一样平等的个体,这种意识源远流长,封建社会强调“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天地君亲师,”有尊师重教的一面,但不也泯灭了学生的独立性?把学生当成了一个待改造的毛坯而不是人来尊重?
  至于说早恋,坦白说,青春期的孩子确实会对异性有一种朦胧的好感,但这不一定就是男女之间的感情;退一步说,就算是恋爱,不是说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吗?为什么在中学生身上就要如临大敌?经历了高考这一关成为大学新鲜人,校园中的情侣比比皆是,同是二十左右的少年人,为什么在异性交往的问题上,人们的态度存在如此反差?我不是赞同早恋,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发育都提早了,十几岁的孩子在外表上早已成熟,但心理呢?何况现在是信息时代,诱惑也多,做父母老师的难度也在不断提高。前几天看报,就有专家预测,在春节前后,医院的妇产科会有终止妊娠手术的高潮,而且有不少都是在校的学生!我以为,生理和心理成长的不同步,再加上相关教育的缺位,是主要原因。那么,检查信件这样限制为主的举措是不是对症下药呢?恐怕不是,反而会有负面效应,除去此举对学生人格的极端不尊重,还会引起学生对老师的不信任等等后果——得不偿失!

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