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泉是个什么样的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4:38:00

我国南方重点林区市建瓯孕育着丰富的森林资源,也许是山里人祖祖辈辈都吮吸着山川林木的精华,在二十世纪的后半期,这里更孕育出一位打孩提时,就对树木、森林有着异乎常人之热爱的山里娃。他想让所有荒山都铺满绿荫,变成郁郁葱葱的森林。为实现这个理想,他创办过耕山队,要求成立林场,其后还跨县到建阳县承包多个乡镇山场,二十多年磕磕绊绊着一路走来,如今终于拥有一个注册资金2168万元、资产总值逾2亿元,集良种育苗、造林、育林、木材采伐、木材购销于一体的综合性民营营林公司。他就是福建省延潭造纸营林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水泉。
陈水泉出生于建瓯九匡山后自然村一个贫寒的农户之家。14岁那年,陈水泉辍学了。看到被生活重担压得直不起腰的父亲,陈水泉不知疲倦地忙活着,耕田、施肥、山上砍木头什么都干,以赚取工分补贴家用。一年365天,他的出工数竟达到361天!正是由于这种肯吃大苦耐大劳的倔犟个性,赢得了社员们的信任,1977年,21岁的他便被乡亲们推举为生产队长,这个才出茧的毛头小伙,成了当时徐墩公社全社年龄最小的一位生产队长。
他就任生产队长的第一年,竟出乎全大队乃至全公社人们的意料之外,他第一个在生产队的组织结构中成立了耕山队,在被伐过林木的光山和荒山上植树造林。也就是那时所造的树,2002年用皮尺去量,如今都已长成胸径47公分以上的参天大树。有客商到山后村,以每根400元的价格买去16根。现在,山上还长着这样壮实粗大的树木6000多根,名副其实给家乡父老留下一座绿色金库。
1979年,陈水泉在担任生产队长时还兼任了九匡村大队副大队长。1981年党支部书记看他有经济头脑,又让他分管大队企业工作。他走马上任后,当即盘算开了,老家地处山区,山上林木是最大资源,可世代都是卖原木,产值低,收入少,他跟山外厂商联系,不卖原木卖方料,卖半成品,可以增值。于是,他买来锯板机,做木材粗加工;田里要用化肥,他跑到邻县一个乡镇供销社进货,因为路途较近,可减少化肥运费,居然让九匡、山后的村财收入有了新的起色。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化,陈水泉更是得风气之先,这个一心想为闽北林业做些事情的山民,竟悄悄跑到邻县建阳注册挂牌成立福建省建阳县工贸经销处,做起买青山,卖木材的生意。其后,他又创办了综合林场,承包了徐市、童游、潭城、崇雒、小湖等7个乡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