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乒乓球打削球的运动员为啥越来越少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0:39:48
我喜欢打削球,也喜欢看削球手的比赛,最崇拜的是丁松,可目前这种打法的人太少了

小球打法一度也很威风 代表人物 梁戈亮 陈新华 王浩 丁松 李根相(朝鲜)
当时削球能流行其实主要因为弧圈技术还不成熟 当时的弧圈打法大多以高调为主 特别是退台后 拉球威力下降
但是现在前冲弧圈空前发展 摩擦和撞击的尺度把握的更好 而且打削球也更完备 拉冲结合 长短结合 再加上前三板技术发展 削球选手想要打出好成绩很不容易了

当然现在也有几个不错的削球选手 朱世赫 陈卫星 侯英超

改大球 发球无遮挡 用无机胶水又给削球一线生机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嘛,防守吃亏是必然的
丁松当时虽然是削球,但是他最有威胁的进攻还是削中反攻。

削球动作太大,速度太慢,无法适应快速打法。在遇到打法凶猛一点速度稍快的对手就很容易陷入被动。
你所崇拜的丁松,同样也是削球手们的偶像,而他的辉煌再也无人超越,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当年他是作为秘密武器出场的。

因为削球属于防守行的,很少有和进攻结合较好的,对手是进攻你是防守是不是要吃亏点难?而且削球很困难,有点吃力不讨好的感觉。

削球由于球速慢具有观赏性,观众也爱看,过去没有弧圈球时,打的回合多,时间长。为了减少每个回合的时间将球网的高度,从过去的17厘米降为15.25厘米,并把台面由146.4厘米加宽到152厘米,这些规则对削球运动员很不利。而现在弧圈球的上旋能破掉削球的下旋,又是对削球的不利。所以削球很难出成绩,打削球的也越来越少。除非国际乒联考虑观众的观赏性将球网高度恢复到过去的17厘米(或者在高),增加弧圈球打法的难度。由于有弧圈球每个回合的时间也比过去短很多。

削球方向性不明显,会给对手造成错觉使其很难判断方向!对手很难决定以削对削还是用强力扣球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