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三国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0:41:04
公元215年,曹操破汉中,擒张鲁,为何不顺路取西川灭刘备?当时刘备刚占领西川,根基未稳,不是正好吗?还有,公元221年,刘备大举伐吴,为何曹魏不趁机出兵?陆逊大破刘备,为何曹丕不伐蜀而伐吴?

史书记载如 ba01239这位所说的,我只说说我个人观点: 曹操破汉中不进攻西蜀的原因是1.曹操攻一个小小的汉中举几乎所有可使用的军队(就是说不是在边塞镇守的军队),还数月攻不下,最后的胜利根本是因为运气好,遇上大雾天,将领的军队误打误撞的攻进敌营,破城。经此一役,曹操真正的知道了西蜀一带的天险之难攻(更何况刘备得的蜀汉几郡各个都是天险,比汉中难攻多了),有些怯战了2.大军需要很多的粮草,西部长安等地运到得多久,更何况当时曹军粮草并不富裕3。当时曹操已经60多岁了,心有余力不足,而且也想回邺城选继承人了。4.他与刘备作战多年,深知对手并不弱,且还有关张等猛将辅佐。曹丕攻吴的原因是本来就是想坐山观虎斗,与大家想法不同的是,知道江东大胜后反而准备攻吴是为啥哪?其实理由很简单的:刘备尽其几乎所有部队攻吴,东吴当然也得以大军迎击了,这样的话后方必然没多少军队防守了,当然可以趁虚而入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陆逊没有乘胜追击太远,反而主动撤军的原因了,就是早就料到曹丕会趁虚攻吴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问我好了,当然给分更好了

生生世世生生世世事实

前面的三个问题,二楼举的例子恰在其位,但分析有误,曹操晚年进取心的确不足,但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能以较小的损失拿下刘备的信心不大,毕竟卧龙惊才绝羡,谋断绝世,所以曹操不敢出兵,因为万一损失惊人,就无力对抗东吴了,要知道,当时曹操的人才已经凋零,而东吴年轻的将帅频频登场,若不是魏国的军力远胜东吴,早已压不住东吴。所以曹操的做法其实是相当有前途的,若曹丕能撑到诸葛亮身亡,或许司马家还翻不了身,曹家就一统天下了。
至于曹丕,从当年刘备七十万大军征东吴时,他一看到后来刘备的联营部署就断定刘备将败可以看出,他也是极具战略眼光的,至于为什么不趁机出兵,因为刘备是为了报仇才进兵东吴的,那只是关羽的仇,张飞的,无非就是两个叛将作的孽,而关羽的仇,真正算起来是吴国和魏国一起弄死关羽的,刘备只不过因为吴国斩了关羽才把怒火洒向吴国,若魏国趁势起兵,在国家存亡时刻,刘备一定会清醒,而吴国这时也不会笨到配合魏国,可以说,一旦魏国出兵,蜀吴再怎么打过仗,此时一定会共同对魏,所以魏国出兵是没意义的,事实证明,魏国不出兵,蜀国反而死了几十万,以至于诸葛亮迟迟没有出兵伐魏,如果诸葛亮早几年出祁山,当时曹丕刚登基,司马家的地位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