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由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2 18:53:32

除夕,俗称“大年夜”、除日或除夜,是农历月穷岁尽之日的称谓,另有岁除、岁暮、岁尽、暮岁、年关等别称。起先,除日单指白天,除夕则指这一天的夜晚。后来,通常把月末岁尽这一天的白天和黑夜统称为除日或除夕。除日也好,除夕也罢,关键在一个“除”字,这“除”字作何解?原来,“除”是驱除病魔和种种恶鬼的意思。
  古代的社会,缺医少药,瘟疫横行,加上各种自然灾害,古人深受其害,尤其是春季流行病侵袭之际,更是家家自危,户户不安。古代传说中的“年”,就是一位吞噬人畜的巨鬼恶兽。长期生活在神话与历史混杂难辨年代中的古人,对各种自然现象都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无奈中只好在除夕将大量肉食置于门外,让“年”饱餐后离去。后来,人们以为“年”和其他鬼魔怕火光、怕烟气、怕爆响、怕热烈氛围、怕药酒,于是,在年关来临之际开展驱傩、饮屠苏、桂桃符和燃爆竹等驱鬼疫、祈太平、保安康的系列活动,并逐渐形成了以“除”为主题的风俗。
  一、驱傩
  驱傩,最早叫傩或大傩,是古时驱疫鬼的仪式。《论语》《吕氏春秋》皆有记载,后者记载中高诱注解云:“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除也。”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述更为详细:“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在岁前一日,一些人戴着面具,扮作金刚力士,全村人击鼓助威,战战阵阵,呐喊声声,形成驱瘟逐恶鬼的强大声势,场面威武壮观——这就是民间的傩。至唐代,驱疫鬼的主角中出现了神仙——傩公、傩婆,之后神仙角色扩增至24个,分正神和凶神,各有面具。至于鬼的角色更是多不胜数,场面越发壮观,宋陆游在其《老学庵笔记》中的记载便可见一斑。该书记曰:“政和中,下府进面具,比进到,你一副,初讶其少,乃八百枚为一副,老少妍陋,无一相似,乃大惊。”一副面具竟达八百之众,可见当时傩的化妆角色之多。由于傩的仪式旨在“驱”。故后人称之“驱傩”。此习俗至明清时期盛行各地,明诗人陶安《岁暮即事》诗中尚未有“待衢击鼓驱傩出,却喜邦民共乐康”之句。清中叶后驱傩风习渐衰,保留至今的仅剩少数山区乡村和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此外,宫廷中另有驱鬼逐疫的仪式——傩舞。傩舞流传民间之后,逐渐向娱人方面演变,增强了娱乐成分,内容也由捉鬼渐渐转向表现人民生活和民间传说故事等,后来成为地方剧种之一的“傩戏”,即源自民间的傩舞。
  二、屠苏
  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