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经济结构的变动使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5 19:52:34

决定就业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因素是多元的和多方位的,但其基础是作为劳动力资源--人口的状况。一个国家人口的变动轨迹决定了它的劳动力资源的变动轨迹。中国未来人口变动趋势关系到下世纪就业发展趋势的判断、就业政策的制定。通过中国人口未来发展的趋势可以分析中国劳动力资源的状况和变动趋势,进而研究其规模、素质、结构、分布、配置和使用方式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对于研究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对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1、“供给驱动”模式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长期以来都是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取向。用人单位,包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各类机构的发展规划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制定。而依据这些发展规划对职业人才的中长期需求,也由政府教育部门或行业部门制定。为满足规划所“制定”出来的预期需求,职业学校相应的专业设置及培养的人才,仍然由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或行业办学部门通过招生分配计划来保障“供给”。可以说,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专业设置是一种政府主宰的“供给驱动”模式。但是,由于专业设置往往滞后于经济发展,这种供给常无法满足近期需求和动态变化的市场,是一种“短缺型”模式。

  下图表示“供给驱动模式”的基本运行机制。图中,虚线箭头表示间接关系。显见,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只与指令性计划的受方——职业学校形成一闭环系统,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一般通过政府的指令性计划与职业学校发生关系,这是一种间接联系,并无直接关联。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如招生分配计划)确定的供给保障,只能由教育内部“指令性计划—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供给保障—指令性计划”闭环调节来实现。显然,供给驱动的专业设置是以计划为中心的。

  2、“需求驱动”模式

  面向21世纪,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将由指令性计划和政府管理取向逐步向劳动力市场需求取向过渡,由于培养目标既要满足社会需求,又要满足个人需求,所以专业设置是根据动态的劳动力市场相对灵活地进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专业设置是一种市场主宰的“需求驱动”模式。

  劳动力市场的驱动力,体现在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匹配程度。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尚处于初创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