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那么小~为什么在2战中没被别的国家吞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2:53:59

一、意大利在一战中战胜,在二战中投降早而盟军又没纳粹那么下三滥。
二、梵蒂冈地小物少,战略位置也不太重要。
三、梵蒂冈是教皇国,欧洲诸国信仰所系,加之梵蒂冈没威胁,所以没人打主意。

意大利在一战中战胜,在二战中投降早而盟军又没纳粹那么下三滥。
二、梵蒂冈地小物少,战略位置也不太重要。
三、梵蒂冈是教皇国,欧洲诸国信仰所系,加之梵蒂冈没威胁,所以没人打主意。

因为梵蒂冈太小了没人理它。

因为梵蒂冈太小了没人理它。

1941年4月10日,纳粹入侵南斯拉夫后,克罗地亚民族主义运动“乌斯塔莎”的领导人安特·帕韦利奇(Ante Pavelic)建立了所谓的克罗地亚独立国。该国实际上是意大利和德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同盟国从未承认其合法性。

战后的一份报告显示,克罗地亚的财政部拥有超过8000万美元的黄金储备,主要是金币,其中一部分来自被其杀害的塞尔维亚人和犹太人受害者。1944年5月31日,克罗地亚在瑞士联邦中央银行存入了403,000美元的黄金,8月4日又存入了110万美元。瑞士联邦外交部指出,瑞士已于1945年7月24日将克罗地亚政权存入的121块金锭(1338公斤黄金)全部归还给了南斯拉夫国家银行。其余价值7750万美元的黄金(现在的价值约17亿到50亿美元)则下落不明。

因为瑞士银行存款记录被改动的可能性不太大,在战争结束前夕乌斯塔莎份子携带潜逃的黄金数额不可能很多。安特·帕韦利奇逃亡到奥地利时携带的黄金价值在500万到600万美元之间。不管乌斯塔莎份子逃跑时带出的黄金价值多少,可以肯定的是其中大部分被用于与梵蒂冈合作、建立并维持一条到南美的“逃亡线路”。一份1946年的调查报告指出乌斯塔莎政权高官曾先后将4700万美元的黄金存在梵蒂冈,然后又转往西班牙和阿根廷。由于战后的南斯拉夫忙于从意大利和德国引渡数千名纳粹战犯,以及随后的冷战和苏南冲突的原因,乌斯塔莎黄金很少被人提起,以至成了不解之迷。

梵蒂冈除了是罗马教廷的国务机构外,还是一个庞大的国际金融托拉斯。二战结束时它的黄金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瑞士拥有大量土地、住宅、宫殿与艺术品。梵蒂冈在美国的石油、电气、铜矿、海运等行业有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