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下面的故事后说出感受(要富有深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2:06:58
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许多,晚上逛街的人多了,锦城广场路上的夜市也跟着热闹了起来。但不管天气多冷多热,我们总能发现一个卖饰品的小摊位,一位中年妇女极其热情地招呼来往的客人。她是一个既平凡又不平凡的“新闻人物”,因为悉心照料残疾儿子7年,使得儿子能够重新站起来而被媒体报道过,也因为曾经上访6年终于讨回自己的承包田而被记者采访。她的名字叫蒋香莲。
每天下午4点15分左右,家住湖山新村的蒋香莲总是早早地吃过晚饭,踏着装载了满满一车货物的小三轮车向广场路驶去。在她身体前倾,每骑行一步所发出的粗粗气喘声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生活对于这个身体单薄的女人而言,充满了多么大的艰辛。蒋香莲虽然只有51岁,但是岁月的沧桑已经残酷地写在了她的脸上。不过,除了脸上那些深深浅浅的皱纹以外,让人更为印象深刻的是她那张写满笑容的脸庞,她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更是让人肃然起敬。
2001年10月29日,是一个让蒋香莲永生难忘的日子。她的小儿子因为发生了意外,从此成了一个半边瘫痪的二级残疾人。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蒋香莲的生活被彻底地改变了。她终日以泪洗面,原本夫妻俩仅有的一点积蓄也都花在了小儿子的治疗费用上,为让小儿子后期能够更好地接受康复训练,蒋香莲更是跑完东家借西家,背负了巨额的债务。
但是蒋香莲并没有因此而沉沦下去。为了维持生活,她从2005年开始在广场路摆夜摊做生意。虽然每天只有近10块钱的微薄收入,但蒋香莲心中有个信念,为了儿子,她必须要坚持下去。也许是伟大的母爱感动了上苍,曾被医生断言不可能再站立起来的儿子,在她尽心尽力的照顾下,能够再次站起来走路了。小儿子能够重新站起来后,蒋香莲在与儿子的交流中了解到他想要上学的愿望。为了能让儿子继续上学,她四处打听,到处为孩子联系学校。终于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我市的技工学校接纳了她的儿子。听到儿子能够继续上学的好消息,蒋香莲愁眉舒展。儿子入学后选了计算机应用专业,虽然身体已经半边瘫痪,一只手无法灵活地在键盘上敲打写字,但是在母亲的鼓励下,儿子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在2007年10月,儿子被学校评为“青年楷模”,得到了校长的嘉奖和同学的认可。儿子的进步,对于蒋香莲来说,是莫大的安慰和鼓励,同时也大大地增加了她对生活的信心。
在夜市见到蒋香莲时,她正在摊位前热情地招呼两位顾客。蒋香莲说,这些年来

人不论遇到何种艰难困苦,都要不屈不挠。生活给予我们的不一定就是甜蜜的糖果。当我们尝到黄连的时候应该更勇敢地去接受现实,因为这样的人生才更加精彩。不要怨天尤人,不要企求可怜,人要活的有尊严,但不要忘记感恩。善良的心,就是一生的财富。痛苦成就我们不屈的精神,发扬广大,给予人们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