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办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9:25:42

汉武帝: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为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国家大事,以削弱相权。
唐太宗:中央设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宋太祖: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行使相权,未知却宰相,后来由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这样就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汉武帝让许多人分担职务,唐太宗设三省中书,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汉武帝是采取了中外朝,频繁更换宰相,唐是实行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