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无机化学学科带头人是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3:55:42

好像无机化学没有领头人。。。。发两个可能的吧。。。。

谢增鸿,福州大学食品安全与环境监测研究所所长,福州大学化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高级专家,200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福建省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的综合示范”课题首席科学家。福建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专题常务副组长,主持“人口、健康与公共安全科技发展问题”的研究编写工作。福建省重大科技专项“福建省中药材GAP技术平台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监理组长。福建省重大科技专项“福建省现代分析仪器研发平台建设”项目监理。
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厦门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已在Anal. Chem.、Electrophoresis、J. Chromatog. A、Talanta、Anal. Chim. Acta等著名国际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7项。
目前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项,高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1项。

李旦振,男,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福州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福建省重点学科带头人。
198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半导体物理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长期在福州大学从事材料物理与化学、光电材料和半导体器件物理研究,近几年来,主要开展纳米材料和半导体光催化的研究,一直从事半导体光催化功能材料、纳米光电材料和微结构半导体材料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过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和福建省重大专项前期研究等十几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近500万元。
近年来,充分发挥其集半导体物理、光化学和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知识于一身的优势,利用光子技术、纳米技术和微波电子学技术解决材料、能源、资源环境等领域提出的应用和理论问题。特别在新型可见光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利用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