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的戒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8:14:40
只记得有,贪,嗔,色,其他不记得了,想问问还有哪几个,共有几条,分别为什么意思,急用!!在这先谢谢大家了。

一般说得比较多的,是五戒,指 杀、盗、淫、妄、酒 。

杀,不伤害众生。

盗,不众生便宜。

淫,狭义:不乱搞男女关系,引申到广义:凡事适量,不过度。

妄,不欺骗。

酒,保持神智清明,不犯以上四戒。

贪、嗔、痴是三毒,三种根本烦恼。

贪,为了贪欲,就会为了谋取利益,伤害人,欺骗人。

嗔,是嗔恚,就是生气,发火,理智丧失,就会做出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的事情。

痴,愚痴,没有智慧,不明白道理,只看表面,不了解实质。都会令行为失当,伤害自己和别人。

贪嗔痴不是戒律,也不能设置为戒律。
贪嗔痴是所谓三毒。

首先,戒律是一个很严谨的东西,也就是人(这里说和尚)在佛那里发的誓言。如果一个人在普通人那里发誓,结果又做不到,其后果也是非常不好的,何况对象是大圣人,违背对大圣人所发的誓言,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在经中,佛曾经说过,什么人都能度,但破戒的人,无法得度,犹如尸体漂浮水上,死都死了,怎么救都不会活过来

所以破戒是很严重的。所以也不可能把贪嗔痴作为戒律——因为彻底断了贪嗔痴的,其实已经是圣人阿罗汉了,普通的和尚大部分都做不到这一点。所以佛不可能把这设置为戒律。

所谓的和尚,其实有沙弥和比丘的分别,沙弥,就是出家,但还没受出家戒的。出家戒,比丘有250条左右,比丘尼(尼师)有300条左右。沙弥就比较少,好像只有几条——好像而已哈,具体自己去查

居士戒有五条:杀生、盗窃、邪淫(正淫是许可的)、妄语、酒

居士可以选择性的受其中的几条,也可以全受。

阿弥爹哇舍。南无无忧最胜吉祥如来。南无金刚坚强消伏坏散如来。南无月光如来。南无如月光白色如来。南无莲花尊丰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阿弥陀佛。

简单说,戒是佛教的行为准则,它们是正语、正业和正命。
正语:(A)戒妄语,经常说真实说;(B)戒搬弄是非,是非话,引起不和睦与不协调,说有助于团结与协调的话;(C)戒粗恶语,要说慈和与文雅的话;(D)戒瞎说空谈,要说有意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