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根本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6:18:50
思考题: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根本
谢谢!

中国人在对自然世界的研究上和对生命的研究上采取了同样的态度。这种是注重“道”和“德”的作用。这里,我们首先要讲一下“德”。所谓德,就是能够正确履行自己职责一种品质。在传统中国哲学中,四季变化都是天的德。生养万物是地的德。周朝代替了商朝,周人认为是自己的德起了决定作用。殷商失去了领导天下的德,所以失去了天下。周人履行了领导天下的职责,所以得到了天下。所以,周立国以后三千年,中国人一直注重德的培养。这种观念,被用了观察分析人的生理现象。 德的观念,影响了中医学对疾病的看法。中医学认为,如果一种生命力不能正确发挥自己的职能,无论是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还是过分的发挥了作用,都可能导致疾病发生。这是因为人体会对这种失职做出反应。 这种来自身体内部的不平衡,导致了人体发生主动反应,因此出现疾病,这种情况直接对疾病的结果进行纠正是无效的。正确的解决方式只能是激发人体生理功能,使之重新平衡。 与上述病因相反的情况,如环境因素骤变,人体无法适应而受到外来伤害,则要采取直接保护身体的措施。这时候的治疗方法才与现代医学是一致的。也就是,发现高热就要退热,发现头痛就要止痛。 在中医方面,这是直接对人体生理不平衡的矫正。
因此,王英博士认为,中医学把发病情况分成两类:一个是心身主动发病,是由生命力发挥是否恰当造成的;另一个是心身被动发病,是由环境变化造成的。 由此可见,现代医学缺少中医学关于“德”的观念,因此对很多疾病采取的措施是不恰当的。换句话说,中医学相信生理动机的存在,相信人体很多情况下是在主动寻求生理功能平衡。中医学这样注重生理动机是因为中医相信人体内有“灵”存在。人体因为有“灵”存在,在会有生命能力。有气血运行的地方。就有“灵”存在。只是在不同的生理位置上,“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 一些中医大夫更是把解救“含灵之苦”作为自己的责任。 这种对万事万物恪尽职守的崇尚,也形成了中医大夫对医生“德”的理解。我的父亲早年遇到一位特殊的小患者。这位患者的家长文革期间曾经对我父亲进行政治攻击。当时医院的医生中唯一有希望救治这位患者的就是我的父亲。事后,父亲教育我说:“别说是他的儿子,就是他自己,我也会全力救助。因为我是医生。”医生,有自己的职责。一个重德的医生会恪尽职守,不计恩仇。
聂文涛《应哈佛学人Jordan之邀:谈谈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