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介福乡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1 16:06:03
详细介绍下.

介福乡位于本县北部,离县城24公里,东连湖洋乡,西北与德化县三班乡接壤,南邻桃城镇和五里街镇,面积33.8平方公里。四面环山,中间形成山间盆地,最高山峰运林尖,海拔965.8米。
  介福原称四班,以龙津、紫美、扬美、大丘头四个自然村(班)而得名。相传明永春知县骆起孟,见四班地形秀丽、宽平肥沃,是被盖着的福地,故称“盖福”,谐音为“界福”,后简化为介福。宋至清属民康乡鸣琴里,二十都。民国时期属第三区(湖洋)、福阳乡。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划归第八区、第十一区、霞陵区、城关区、吾边乡、介福乡。1958年划归城关公社。1961年划出成立介福公社,1984年改称介福乡,乡人民政府驻地在紫美村大草埔。
  1987年,全乡辖3个村民委员会,49个村民小组。有29个自然村落,共1937户,7811人,其中农业人口7595人。旅居国外的侨亲,分布在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地。有耕地6160亩(水田5931亩,农地229亩),山地31877亩,粮食总产量2125.5吨。
  境内有县办的林场,县乡合办的茶场,有乡、村办的果林场和瓷厂、电站、瓷土加工厂。高岭土矿,蕴藏量近一亿吨,居全县首位。瓷器生产是乡主要工业,年产值达87.64万元,占全乡总收入79%。1987年,乡村企业收入148.3万元,经济总收入382.5万元。

介福龙津村,
介福当地人将“地名”也叫“陈真”,地名为何叫“陈真”?据说在明朝时,龙津村当地存在很多姓氏,并非现在(除了两、三户外)大部分为姓“陈”,但因这里出了江西省余干县正堂(介福龙津村民称其“老爹公”,其为明朝进士“官声显赫”永春湖洋人氏刘应望舅舅),回乡顾祖,车水马龙,一路沿介福溪尾而上,锣鼓喧天,旗幡为“江西省余干县正堂”,人们纷纷跑去看热闹,因古时交通通讯不发达,人们不知何故?更不知这群人要到哪里?江西省余干县正堂为何人?各种猜测均有,但大部分猜测是“龙津陈氏”,果真旗幡是往介福龙津走,最后人马进了“陈家”,因此大家称是“真陈”,而非“假陈”,村名也因此叫“陈真”,随着时间的流逝,世代的兴衰,最终龙津村基本上也变成“独”姓,几乎都姓“陈”,变成一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