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九鼎真的存在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6:19:06

不存在的。在《史记》记载中大禹是用九州之金所铸造而成,作为祭祀上帝的祭器。即:“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鬺烹上帝鬼神。”因为现在出土最早的青铜器都是商朝的,夏朝不但青铜器没有出土,连都城痕迹都找不到。现在你来说夏朝之前大禹就能铸造青铜器,那不是开玩笑吗?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大禹时就能有这么强悍的开采能力(九州的每一个州都开采出铜矿)和铸造技术(还能在鼎上画九州的山河),几百年的夏朝连一个铜鼎都发现不了就过于神奇了。
最早记载九鼎的是成书于战国中晚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的《逸周书 克殷解》:“武王再拜稽首,膺受大命革殷,受天明命,武王又再拜稽首,乃出。立王子武庚,命管叔相,乃命召公释箕子之囚,命毕公卫叔出百姓之囚,表商容之闾,乃命南宫忽振鹿台之钱,散巨桥之粟,乃命南宫百达、史佚迁九鼎三巫,乃命闳夭封比干之墓,乃命宗祝崇宾飨,祷之于军,乃班。”这里九鼎用的词语是“迁”。九鼎三巫,也说明了九鼎的祭祀性质。也就是说这个九鼎在周武王伐商时,就已经存在了。既然没有出土文物证明夏朝能够铸造青铜鼎,那只能说明九鼎是商朝铸造的,而非大禹。说是大禹铸造的,都是西汉儒家的编造。
在《战国策 东周策》中,颜率因为秦国出军到东周要求拿走九鼎而向齐国求救后,大肆渲染了周武王搬迁九鼎的情形:“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这纯粹是颜率因为齐国出兵退秦军后,齐王向东周要九鼎时的推脱之词,不值得相信——用九万人搬一个鼎,能信吗?
关于九鼎,史记明确记录的就是两条:一是周威烈王23年,九鼎震,命韩、魏、赵为诸侯;二是秦昭王52年,秦灭西周,取九鼎入秦,“五十二年,周民东亡,其器九鼎入秦。” 至于《史记正义》所说的:“器谓宝器。禹贡金九牧,铸鼎於荆山下,各象九州之物,故言九鼎。历殷至周赧王十九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飞入泗水,馀八入於秦中。”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没有一点地理的概念。秦昭王在洛阳取九鼎,怎么会掉进东边450公里外彭城(徐州)的泗水里呢?难道秦昭王要运去齐国,而不是向西运回秦国吗?
九鼎的下落只有两个说法:周灭商,九鼎被周武王搬迁到洛阳,秦灭周,秦昭王把九鼎搬迁到咸阳;宋国灭,齐国在搬迁九鼎时,不小心掉落到泗水中去。但如果九鼎落入秦国,为何秦灭后,无论是刘邦,还是项羽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