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层数越多,半径不一定越大,这是为什么,请举例子说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0:37:39

原子半径不仅和层数有关,而且与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有关,我们通常比较的是同一原子层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半径减小,或同一族元素的原子,随层数增加半径增大。
层数少而核外电子数少的,电子受的力教弱,半径可能比较大,而层数多的,电子数多,引力比较大,有可能半径比较小。
比如Li(145)和Cl(100)Br(115)I(140)(单位都为皮米)
Na(180)和Fe(140),Br(115)I(140)Sn(145)等等
自己可找资料看

原子半径主要是看电子轨道半径的大小,电子轨道半径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⒈电子受核的吸引力的大小,这个力有使原子半径缩小的趋势;⒉电子与电子之间的排斥力,这个力有和核的库仑引力作用相反的趋势,它使原子半径增大。

电子层数是电子的主量子数,这个量子数的主要决定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也就是原子序数,直接体现出来的就是周期,越靠后的周期电子层数越多;而同一周期中,同一层的电子个数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

你说的那个由于是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举个例子说,氟原子和钠原子,钠原子虽然电子层数多,但是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相对氟最外层的7个电子来说斥力要小一些,且核的吸引力也要大一些……

你可以用库仑定律粗略地去计算这个半径:吸引力Fc=kZe²/R²,k是库仑常数,Z是核电荷数,e是电子电量,R是原子半径,也就是最外层的轨道半径,排斥力fc=ke²/r²,有多少个电子就有多少个这样的力,r是电子之间的距离。引力与排斥力的合力提供了最外层电子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x=mv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