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地理,生物期末复习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6:12:33

历史
  第一课
  苏俄的土地政策: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二课
  1912年,在列宁的指导下,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重点发展重工业。
  斯大林模式:治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弊端:1.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3.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没有积极性,农业产量停滞不前。
  4.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第三课
  巴黎和会(凡尔赛会议):被法国总理克利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操纵(三巨头)
  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
  第四课
  经济大危机的原因:生产与销售脱节
  经济大危机的表现:失业
  1929年,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终于在美国爆发
  罗斯福新政核心: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第五课
  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希特勒上台
  德国法西斯政权还掀起迫害犹太人的狂潮
  第六课
  二战的爆发、扩大和结束的标志
  二战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
  二战扩大的标志:德军对苏联的侵略战争
  日本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
  二战结束的标志: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绥靖政策——牺牲小国,保护大国(自己)英国首相:张伯伦
  第七课
  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在雅尔塔会议上决定成立联合国
  第八课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第九课
  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日本: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