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国各大啤酒品牌的营销战略(比如青岛,燕京,雪花,金星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7:19:01

都是一个战略,收购,或在外地对当地的啤酒公司进行参股,以此扩大市场地盘,提高市场占有率。

都是一个战略,收购,或在外地对当地的啤酒公司进行参股,以此扩大市场地盘,提高市场占有率。

青岛啤酒--吹,吹,吹
我是一个本科生,到青岛啤酒(厦门)有限公司当设备员,干了几个月,工作内容是:刚进来的两个月,到各个部门的一线实习,其中包括二十天左右在包装部,需要两班倒;之后安排部门,学机械类专业的无限期呆在维修班跟着维修工,直到上面有人辞职或者死了才顶上去,同一批进来的有些需要倒班,有的则每天早上五点半就起床,跟着维修工做粗活、累活、脏活,还要听他们的命令,而那些维修工,素质真不是一般的差,整天粗话、脏话挂在嘴边;学的是九十年代的设备;拿的是普通工人的工资:试用期前三个月1150,后三个月1350,其他福利基本没有,只发了四箱啤酒,其中两箱次品酒,没标生产日期,也不知道有没有过期,两箱成品酒(中秋过节福利)。天哪,我们可是本科生,这公平吗?这叫做重视人才吗?
除了工作内容外,每周还要写一篇周记,向领导汇报一周来学到了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厚起脸皮,大吹大擂,即使什么都没学到,或者只学了一点点,也要说自己学了一大堆,有多大的用处,因为领导只喜欢那种会大吹大擂的人,只喜欢那种脸皮厚的人。一周下来,平均要开四次会,每次开会都是讲一些废话,一点用处都没有,公司领导简直就是流氓,对保安的不公,让他们几次起冲突。
而公司提供的住宿环境实在是可以用可怕来形容:睡的是上下铺的那种铁床,墙壁用手一摸就全是白的,两层楼也不知道住着几十个人就只有一个洗澡的地方,而且没有热水器,不知道公司是不是想让我们锻炼一下吃苦耐劳的精神。
另外,公司要求员工做的记录一大堆,员工做假记录已蔚然成风,有时候为应付总部的检察,领导也造假,命令员工要说公司多好多好;人力部权力大得惊人,看谁不爽,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整谁,因为他们总可以编出你的不是。
在青岛啤酒的几个月,很多人都说学到最大的两点就是:吹和造假。难怪在青岛啤酒(厦门)公司,员工们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从青啤走出去的人很多都可以混得很好,只是会被人家骂作畜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