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登泰山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3:52:51
本文是怎么安排材料的?
那些写得比较详细?
那些写得比较省略?
文中泰山的情形是怎么的?

桐城派是清代规模最大、经历时间最长的一个散文流派。
  姚鼎是桐城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散文《登泰山记》体现了
  桐城派”义理“、”考据“、”辞章“的古文修辞理念口
  一、结构美
  《登泰山i己》共有五段,全文结构安排重点突出、详略得
  当、层次分明。作者在第一段先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通过叙
  述济水和演水是怎样分流及分水界的长城,先总体勾勒出泰
  山的轮廓,给读者留下一个整体印象,作者用笔是极其简洁
  的。最后写出日观峰的位置,其实这是作者有意而为之的,为
  以后重点描写日观峰的景色埋下伏笔。作者在写泰山的地理
  位置时,写法也非常独特。作者采用由二面二到二线二再到二点二
  的写法,先写演水和济水的分流,是二面二;再引出两水的分界
  线:古长城,是”线“;这样的写法更能体现出作者行文的简洁
  及其结构安排的独具匠心。第二段主要是写登山和山顶所见
  景象。作者采用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的方法,描写了泰山的高
  峻、雄浑和壮阔。第三段的日观峰看日出是全文描写的重点,
  因而详加叙写和描绘。作者先从风、雨、云写起,开始所写”大
  风扬积雪击面二,这是所感:接着作者向远出眺望,那是一片漫
  漫的云海,云海里面隐藏着云雾的是山蛮,在天的尽头出现一
  片云烟,颜色有点异样,不仅就变幻出五彩,在风、雨、云的烘
  托下,便写到日出,作者便生动地写出了日出的全过程,这是
  所见。这里作者主要是从颜色和气象两个方面对泰山的壮美
  景象进行形象的描绘的。如果说前面是写泰山的自然景观的
  话,那么第四段主要是写泰山的人文景观,作者主要写了高
  山、建筑群和古迹,这也是作者从整体上描写泰山之美。文章
  最后写了作者对游泰山的感受。从以上各段的描写我们可以
  看出,全段的结构层次分明、详略得当,既有整体描写又有局
  部描写,结构简洁明晰,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古文根底之深厚口
  二、画面美
  从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不仅仅描写登山所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