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折折点”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12:15:51
在语文老师写字的时候,我们常会见到ABB或AABB类似这样形式的字,有时老师会将第二个字省略为一个类似于“撇折折点”的符号
如淅淅沥沥,老师会写为“淅(撇折折点)沥(撇折折点)”的形式
请问这是什么符号?规范的写法是怎样的?
一楼的雷
我指的是一种符号,意为重复上一个字,写法如“撇折折点”

“々”是一个非正式的汉字替代符号。々实际上是“同”字的异体字“仝”的草书体变化而来。《说文》解释同,合会也。《正字通》道书同字。《卢仝诗》仝不仝,异不异,是谓大仝而小异。还有一种说法是就是从两横变来的。作为反复记号,々的读音是读被反复的字的读音,在日本单独指称时读作ノマ(noma)。在日本,々只作为汉字的叠字,片假名的叠字是>,平假名的叠字是丶。
最初中国过去是用两短横表示叠字
这种写法源自殷商甲骨文,周朝金文上也有
西元前900年的西周史颂鼎上刻有「子々孙々」用来表达「子子孙孙」的含义。
日语资料上讲的是,两短横一直在汉字文化圈内作为叠字而使用,叫做「重文号」。
台湾有使用〃作为叠字符。正式文书是不用叠字符的。史颂鼎拓片上的叠字子子孙孙(左下角)
汉字历来有简写的习惯。在非正式书写时遇到叠词,便一般把后一个字改为“々”。
如:香香甜甜的蜜糖,在一般书写时,写作“香々甜々的蜜糖”。
但 “々”一般习惯用于行书写法,而不适用于楷体。

一种笔画,我六年级,才复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