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的补泻指什么?具体操作时手法如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2:25:48

补法: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
  泻法:泛指能疏泄病邪仅几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
  引刺补泻:通过针刺腧穴,采用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脏腑经络功能,促使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
  1.决定补泻效果的三个因素:1.功能状态,2.腧穴特性,3.针刺手法。
  1.功能状态:入体功能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针刺可产生不向的作用。如机体处于虚惫状态而呈虚证时,针刺可起到补虚的作用。而机体处于邪盛而表现实热,闭证的实证情况下,针刺可起到泻实的作用。
  2腧穴特性:腧穴的功能不仅具有它的普遍性.而且有些腧穴具有相对的特异性,例如补虚强壮的穴位有足三里等,泻邪的穴位有少商、十宣等。
  3.针刺补泻手法:
  单式补泻手法有七种
  ⑦捻转补泻:
  补法: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
  泻法:得气后,捻转角度大,用力重
  或:补法:左转时角度大,用力重
  泻法:右转时角度大,用力贡
  ⑦提插补泻
  补法:得气后
  泻法:得气后
  ③疾徐补泻
  操作时间短
  操作时间长
  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
  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 ,操作时间长
  疾:快速之意 徐:缓慢之意。
  补法:徐徐进针,少捻转,疾速出针
  泻法;疾速进针,多捻转,徐徐出针
  ④迎随补泻:
  补法,近针时 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
  泻法,出针时 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
  ⑤呼吸补泻:
  补法:病入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泻法:病人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⑥开阖补泻:
  补法:出针后迅速按揉针孔
  泻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按揉
  ⑦平补平泻:称导气法
  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
  复式补泻手法:主要有二种:
  ①烧山火:
  将针刺入脑穴应刺深度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再待针刺入中1/3(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