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分急救...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2 10:38:02
A公司在进行了职位分析,获取职位信息以后,着手进行职位评价,以确定职位的相对价值。
为合理的确定职位相对价值,A公司成立了以人力资源部经理为首的职位评价小组,并邀请了外部专家参与职位评价过程。在外部专家的建议下,A公司采用了国际通行的IPE码作为职位评价的工具,为保证职位评价工具的科学性,职位评价小组没有对职位评价方案进行修正。
A公司共有80多个岗位,有管理类、技术类、营销类三种职位类别,职位评价小组从中选择了约30个岗位作为标杆,标杆岗位的选择是按照纵向的职位等级进行选择,没有考虑横向职位类别的因素,这一疏漏为以后的职位评价方案的扩展埋下了隐患。
为保证职位分析的公平性,A公司采取了三方评价的方式:上级评价占40%、专家评价占30%、员工个人评价占30%、,职位评价方案下发后,立刻在员工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应。首先由于事先没有进行培训,员工根本不理解进行职位评价的意义和作用;其次,由于职位评价方案过于专业,员工很难对各种描述准确把握,经过一番争论,大家渐渐对职位评价失去了信任;最后由于个人对方案中的表述理解不一样,每个人对自己职位的评价都超出了常理,最为可笑的是公司行政文员对自己岗位的评价得分居然超过了行政人事总监。
通过这种方式收集的职位评价数据当然不能使用,只有放弃这一途径,采取人力资源部门会同直接上级评价和专家评价的方式确认职位的价值。在这一评价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技术类职位的评价的结果平均水平低于管理类职位,这—结果显然和公司倡导的薪资分配向技术人员倾斜的导向不相符合,而按照这一结果所得的薪酬显然不利于留住这些核心人员、经过七拼八凑,终于拿出了职位评价方案的初稿,
职位评价方案一经出台,立刻在员工中引起轩然大波,员工纷纷将自己职位的结果与其他职位进行对比,然后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渠道向公司反应。职位评价小组经过仔细审查,发现确实有很多职位横向对比有很大的出入,在职位评价的各维度上,各职位也缺乏可比性,甚至出现在“沟通”维度上,人力资源部文员的得分比营销部主管还要高,这些显失公平的地方,成为本次职位评价最为薄弱的被攻击环节,直接导致了职位评价的最终失败。
[案例讨沦与练习题]
1. A公司职位评价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为什么A公司的职位评价最终会失败?
2. 在职位评价中,

一家之言:
1. A公司职位评价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为什么A公司的职位评价最终会失败?
答:缺乏与上层领导的沟通、缺乏业务部门领导的沟通,否则不会没有考虑到横向职位类别的对比;在方案下发前没有做调研或测验,盲目推行。

2. 在职位评价中,员工应有多大的参与程度,是不是应完全公开透明?
答:个人建议是有取舍地公开,关键岗位、核心岗位不能完全公开,此举有利于团队稳定,基层岗位或不重要的服务类岗位可以公开;

3. 技术类职位应如何确定其报酬水平?
答:这个问题我也困惑呢~ 用投入产出来衡量,也得看是何种技术类岗位吧。如果是做前沿技术开发的,恐怕短期内无法评估其技术价值,只能是固定+项目奖金(根据专利情况或技术转让情况);如果是设计开发并短期投产的,可以根据后期市场反应进行返利,好像海尔是这样;如果是工艺类,参照市场水平考虑吧,因为产品附加值很难评估。

4. 职位评价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职位评价最终还是为了保证薪酬的公平性,因为是人都会有相互比较的心理。但是职位评价本身是一项费时费力费财的工作,如果用于清洁工、操作工、保安这样的岗位就大可不必了。而公司高级管理者、拿着年薪的高级白领也不需要,所以个人认为用于重要岗位或者说核心竞争力岗位就可以了,其他能参考行业水平或区域水平的岗位无需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