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箴是哪里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20:21:45
有没有其他生平介绍

陈宝箴,(1831---1900)谱派观善,号右铭,晚年自号“四觉老人”。湖南巡抚,清末维新派著名人物。

宝箴自幼英毅好学,十岁寄宿外村读私塾,19岁入州学,1851年(咸丰元年)年20乡试及第得举人。初在乡随父组织义宁州团练,因克复义宁州城有功,咸丰帝谕以知县候补,并尽先使用。1860年(咸丰十年)入京会试未中,一度留京,与四方俊雅之士交往,与湖南汉寿易佩绅、武宁罗亨奎尤厚,常以道义、经济相切磋,时人誉为“三君子”。一次他正在茶楼小饮,遥见英法联军火烧园明圆,便义愤填膺,击案痛哭,震惊四坐。1862年(同治元年)秋,到安庆谒两江总督曾国藩,被待为上宾,尊为“海内奇士”,欲留佐幕,辞未就。后往江西佐席宝田军事。1864年(同治三年)投曾国藩幕下,次岁被荐入就觐见皇帝,以知府衔发湖南候补。后以功擢道员,充营务处。1875年(光绪六年)署辰、永、靖、沅道事。治凤凰厅(今湘西凤凰县)时,教当地山民植茶栽竹,种薯为粮,使民得解困乏;又率民凿沱江,使舟通城下。过二年,升淅江按察使,未几去任。1886年(光绪十二年),得两广总督张之洞奏请,调任广州辑捕局,次年奉调襄助治理郑州黄河史堤事,所提治策,甚为中肯,深受河督李鸿藻重用。

1889年(光绪十五年),湖南巡抚王文韶奏:“陈宝箴可大用”,即于次年授湖北按察使。旋改署布政使。1893年(光绪十九年)调直隶布政使,时甲午战争爆发,日军犯境,京师告急。光绪帝召见,询以战守方略。所奏深受赞许,乃命督东征湘军,功勋卓著,督师刘坤一誉为“历来军兴粮台所仅见”。二十一年《马关条约》签订,宝箴极表悲愤,痛叹“无以为国矣”!并疏奏强国雪耻之策。对李鸿章自日本使还,愤不往见。当年秋,受任湖南巡抚,适湖南大旱,到任即致电诸省乞援,并严禁米粮外流,使千百万人免为饿殍。深忧国势日下,原由弊政,于是志借湖南一省试行新政,以“营一隅而天下倡,立富强之根基,足备非常之变,亦使国家他日有所凭恃”,在其子三立辅助下,遂与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徐仁铸、候补知府谭嗣同等,以变法开新为已任。实施肃吏治、辟利源、变士习、开民智、敕军政、公官权等措施。创设南学会、时务学堂、湘报馆;设保卫局、矿务局、蚕桑局、官钱局、工商局、电报局、水利公司和轮船公司等;还建造枪弹厂,开办武备学堂。一时各项新兴事业次第蔚起,湖南风气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