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诉讼时效有什么法律后果?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5:06:27

按实际情况,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
  诉讼时效的法律要件
  诉讼时效要件是指适用诉讼时效的要件。
  1.须有请求权的存在。诉讼时效是对请求权的限制,没有请求权,也就无从适用诉讼时效。
  2.须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实际上也是对义务人的保护,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经过一定的期间,又没有其他事由致使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则诉讼时效产生法律效果。
  3.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存在,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届满有时又称为诉讼时效结束、诉讼时效完成。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的胜诉权自动消灭。如果有使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事实,诉讼时效还可以“拉长”,即中断时重新计算,中止时,将中止时间段剔除后继续计算。

不受法律的强制力保护

超过诉讼时效会导致你的胜诉权消灭
即法院没法支持你的主张

丧失胜诉权

超过诉讼时效会导致你的胜诉权消灭.
但是根据最新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也就是说,如果对方当事人没有提出已过诉讼时效的话,法院只能当做没有超过诉讼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