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到底是不是“唯心”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6:39:04
如题!

http://book.86fo.cn/bfnn/books2/1972.htm 看看这个,里面有你想要的答案.

佛教,既不是唯物主义,也不是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强调客观的事实存在,这点是正确的,但唯物主义忽略了心的重要。

比如举个例子:有一朵非常美丽的花,你平时非常喜欢,可是当你伤心时,当你难过时,当你痛苦时,这朵花再好看,你都不会觉得花是美丽的,为什么?因为心有感受,花的美丽是客观事实的存在啊,可是为什么你对这个客观事实的存在在你不开心时确会否定它呢?所以心很重要,而唯物主义忽视了它,又比如很多有钱的女孩子看中了个穷小子,也愿意放弃一切和他在一起,也是心在作用啊。要不然客观事实的存在是他很穷很苦,可是只要能和他在一起,再累再苦也是快乐的,为什么?心在感受。

而唯心主义,却忽略了客观事实的重要性,我想有就有,想无就无,这可不行,主观往往会把我们带往可怕危险的边缘地带,所以唯心主义只讲心,也不行。

佛教,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

而且佛教讲的名词:唯心,和哲学上的唯心主义的唯心是完全不同的。

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却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唯物思想是无神论的,佛教却又坚决反对唯物论的谬误。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通科学而又非科学。这是佛教的最大特色。

唯识论虽以精神为主,但不否定物质,也不否定客观的现象,如要否定,那就一空到底,连‘识’也无从可唯了。

其实,若讲哲学上的唯心论,除了唯物论,几乎多可纳入唯心论的范围。比如培根、洛克、休谟等,算是主观的唯心论,黑格尔算是客观的唯心论,康得算是意志的唯心论,詹姆士算是经验的唯心论,柏格森算是直觉的唯心论,罗素算是存疑的唯心论(这一唯心论的分类法见于太虚大师法相唯识学概论)。

总之,不论是那一种的唯心论,总要立出一个标本,作为他们立论的基础